如火如荼,如狗相配——一个不相配的故事
从小,帆一直是个顽皮的孩子。他天生刁钻,爱捣蛋,从不按常理出牌。尤其是在学校里,他总是敢做敢说,活跃在班级里的每个角落。
而且,他还有一惯好处,就是拿别人的难题当小菜一碟。只要考题有些难度,那帆便会在第一时间跳起来大声应声,“我来,我来!”
那时的帆是个优秀的学生,在班中名列前茅,总是能在期末考试中拿到满分或接近满分的成绩。但是,当他升上高中后,情况却发生了改变。
与初中相比,高中的学习难度更大,而且知识点也更加繁杂,帆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跟上,一连串的得分下滑让帆动摇了自己的信心。
那时,他的一个班级同学阿伟在班中名不见经传,平时也不怎么与人交流,但是资质却不错,成绩也一直保持在班级前列。
帆一直认为自己比别人优秀,怎么可能让一个不引人注目的阿伟超过自己?于是,他便开始“为所欲为”,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上,更是积极参加各种知识竞赛。
可是半年后,帆的表现仍然不尽如人意。相比之下,阿伟虽然不像帆那样拼命,但总是能轻松拿到理想的成绩,因此也受到了老师的赞誉。
这时候,帆好像明白了。他发现自己之前一直太急功近利了。恰恰相反,阿伟的稳定发挥,就像这个成语“如火如荼”,慢慢地升华自己的实力。
就像这两个不相配的成语,帆和阿伟的相处也就不够默契。但当他理解和认同自己和别人之间存在的不同之处时,他找到了自己的路。帆学会了需要大量时间思考,找到自己的“调子”,努力去掌握真正有用的知识,寻找完美的平衡点,这才是他的骄傲。
在这个故事里,我得到启发的也许正是成语“如狗相配”。在我们心中找到自己的节奏,找到自己的感觉;与他人相比,不臆想自己更好或比任何人都更优秀;相信自己,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这才是人生路上的最重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