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六易学网 九六易学网
  • 首页
  • 首页
首页 > 玄门道教

道教修真方法《直指不坠轮回》第七章 神丹

2025-08-08 09:23
道教修真方法《直指不坠轮回》第七章 神丹 第一节 概论
所谓神丹,即为丹神,在道家尤其重视,除了龙虎山以及茅山、祝由等支脉以法为尊;故,修行者不以丹神鲜矣!
遍观今日寰宇之内,诸家修道虽然分门别派,而且宗支林立,但实则细分只有内外之别而已,修丹即为内修之功夫。
五大教虽然入世、出世,传教布道兼而有之;但,修道子同处一宗之内,有者修行法门却不尽如一,因而实有必要将之阐述。况且,丹道之究竟更是可不受轮回之境界,因而本书之内有专章阐述。第二节 何谓丹道
丹道,乃道家内修之主流,渊源可上溯自玉虚宫元始天尊,由一「炁」化三清,乃丹道之大成。所谓「炁」,即乃天地之精华。而人身秉赋既承于天地精华,因而以先天之「炁」培育后天之丹即乃丹道之主论。但是,数千年之传承衍绎,丹道自然也形成许多旁支别流,因而传世之中难免有所以讹传讹。
自道家由老君驻世宏法以来,分成内外双修法门;经典传世一般误为外修,而养生一般视为内修,实则内外修行法门交错为用。而老君所传世之炉鼎炼丹更是后世尊为丹学之祖。今日台疆一地,丹道之学亦因道气蔚然成风加以带动,可谓研习者如过江之鲫。但是其中却有因或一知半解,或私心为用,因而未将神髓尽皆传世,实乃丹学之一大憾事。丹道重坐工,因而与它教有所抵触,因此受抑制,亦为丹学未能尽皆阐扬之因素;唯在如今末法时期,各家应运普度,丹学自不例外,因而在此稍作注解。
丹道大致可分成二脉,一者主「功体」,二者主「丹神」。吾详加析解:功体─乃由修子接受传承(此为形容词,亦即密家之灌顶,灵学之启灵),使人身之气机结成动力,如滚雪球般在人体之内运行,直至凝聚人身真气,九九八十一旋转丹成,可达九重境界而突破肉身;而此一修行法门无他,唯有勤于坐工而已。当然,气机运行自非一帆风顺,有名师指导自是不可缺少之要素。
丹神-此乃道家元神之说,以气养神,如胎儿之在母体,端赖脐带输送维持生命;人之元神在人体之内一如胎儿,以气养神即是欲使此一元神可突破假体,道家神游太虚即为此一法门之究竟境界。但,其修行法门因涉及灵神,较易受排拒,斥为异端,故修行者少。但今日圣教宏扬,台疆一地,道场林立,此一修行法门亦将日渐受人所知;但在目前恐修者易入歧途,故不多阐述其法。
综观此一丹道之法门,或可粗略划分为,一者以气养丹,一者以气养体;分成内外或也中肯,但其修行法门却不出于坐工,故又难以划分内外。因而修道者切记,无须强制区分内外法门,依循步骤进修,自然无碍。
丹之既成,既可超脱假体,则当可不受轮回。是以故,欲求不入轮回,丹道之修行也是一条明路,仅在明辨是否可依循此一法门以及自身之胜任能力。吕仙祖 降第三节 圣魔一线
所谓「万法惟心,殊途同归」,在道程间或修行法门上俱皆如此。五教虽然各异,但其教义却总汇于劝善之信仰而已。丹道在法门上虽属道家之一支,但亦无可脱此窠臼;因而修法之过程,一如其它教门之心法,有其殊胜者,亦有其弊害者。总而言之,亦即修成成圣,不成入魔,两极利弊之分。
所谓成圣-在修丹奠基而后必须加以勤修恒持。丹如璞玉,未成一如顽石,须经雕师加以精雕细琢,而后成玉成器,姑能散发玉华。修丹亦如是,必得细心修持,恒心修持,始足以聚气,九转成丹;而且,成丹更比炼药成丹更加百倍辛勤。炼药有三个基本要素:药引、药材、炉火。此三者丹炉炼药不可或缺。修丹亦如是,须有药引(即为师授),须有药材(即为本身之资质)、炉鼎火候(即为细心、耐心之修持)。昔日仙人炼药丹,不但如此三者具备,更是时时加以注意火候,因为火过旺盛,易使药材变贸;火过弱,不易使药材发挥淋漓尽致。因而,修丹之坐工亦如炼药丹,须有细心去养丹,须有耐心去护丹。因为聚气成丹此一过程是在奠基之间,最怕气驭不驯、气行不纯、窜气不顺,尤其更怕外力之干扰。昔时乃怕受惊扰,以及本身脾气火性之无名;今日仍然相同,只不过今日胜于昔时,乃在道与法普传。
际值末法时期,诸天仙佛因应有缘助道广渡,时有加持,则修法者今胜昔倍数有余。但是,修丹过了奠基而后,进入九转成丹,以期九重境界,可使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之境界,却是一关尤胜一关苦。昔日修丹者,个个俱有天劫须度,能够圆满劫数始能飞升得道;若不能圆满劫数,纵然修丹有成,也只不过地行仙一个。今日末法时期,天劫已免施于各人,但各人夙累业障,阻碍修法却也不下天劫,因而修丹者必须有所觉悟,始有成圣之境界。
所谓魔-任何一个法门,修持过程绝无可能避开魔扰。盖,魔可分内、外以及入魔三种;内外乃为区分之形容词,入魔则是结果。魔扰既分为三种现象,乃逐一析解:
内者之魔扰─有从岔气,有从自性而乱。岔气因何会入魔?因为丹道乃为三灵合一之道学心法,以精气神合而成丹,故岔气则牵一发动全身,因此有异于道家另宗练气之学。岔气在初学者尚无大碍,但愈进入,功行愈深,则一旦岔气则有伤身,导致陨命之虞。而自性魔扰,一则有关智慧所判明,再则与后天脾性有关;因为性起火升,火升则使气虚,因而在整个修法过程亦是一大关键。
外者魔扰─在修丹法门中唯有勤于坐工,先聚气而后行气,以迄御气;能纯气御周天,足而盈余,气化生精,精气护神,入于丹田,三灵合一,在丹田气海之中始克成丹。再运丹九转,功行愈深,重重进级,九转丹成。因而坐工之际深怕惊扰,此一惊扰,有无形与有形之分。无形乃来自灵界(即为业障、冤欠以及阴煞冲犯等),因此一外来灵力之干扰,使得元神无以入丹田,或入丹田却因外力之牵制,时时冲击,终致涣散,或者入魔;此一现象有如婴儿熟睡,巨响之下立即受到惊吓,哇然而哭,同一道理。有形者乃在修法坐工之际,受到人为物体之骚扰冲撞;因物体之撞击,使精气神之驾御无法顺畅气行,因体驱之震动而有涣散,气散精失,则神失于护持,导致入魔现象。
入魔现象─入魔乃一结论。因为修法有利有弊,法成丹成;但是法不成,从修习过程之种种蜕变,产生躯体因为反自然变化之原则,因而耗弱败坏不一而定。一般均以为入魔其义即是发疯错乱,实则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丹道乃以精气神为用,假身为体,仍然受囿于大自然之定律。丹道功行浅者仅由岔气并无大碍,但功行愈深入魔将不止于岔气而已。从初级上溯,功体愈深则受害愈深;初时有因躯体形成病障,导致沉痾之病母,及至影响于丹神之际,则万劫不复,此为修丹道者不可不慎。
语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任何一个法门亦皆相同,如若不能熟知,贸然投入,慎之!戒哉!吕仙祖 降第四节 总论
丹道上溯宋时,即有汉张子房编著《道藏》,收录道家典籍,其中载明三宝天君,即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此即为今称之三清)。有《云笈七签》收录 元始天尊所演说《洞真部经》,是为道家大乘法,其中即是丹道衍记;但是却有颇多禁忌,如饮食、起居、脾性以及资质等,并且注明修丹入魔乃为天劫之一;因而,魔考几为丹士之畏途。但为何丹学却演于 元始天尊,受后世道家所尊崇?此乃时代背景有关。
宋前无有佛、道之分,唐三藏法师所绎《华严经》有云:「普观众生发道心。」由此可知,在此之前,佛、道修行者一律称道人,因而道家修行者为有别于佛家修行者乃倡行丹道,以别佛门禅宗,此有其时代因素。而今时运变迁法亦迁,丹道之学虽为道家大乘之法,但在昔日之修道环境下,修成者屈指可数。时至今日,阻碍更大,其关卡仍未消除,因而修行者更宜倍加谨慎,若无万全,则切忌贸然投入,以免挽之不回也!
附注:其禁忌中仍有丹药为辅,以补修丹之不足。因现今法令药物管理严格,故不列入正文,仅以附注为补正。
《道教修真方法《直指不坠轮回》第七章 神丹》由我要咒语网资料整理与编写,转摘请注明出处。
标签:
相关文章
佛教还阴债的方法步骤是怎么样的
结婚择吉日的正确方法 怎么选择一个好日子办喜事
化解犯太岁的方法有什么 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化解太岁比较好
夫妻离婚一方不同意怎么办,尽快离婚的方法
解阴蛇蠱蛊毒的方法
关于女人开运招财的几种好方法
什么是童子命,童子命的危害以及解除童子命的方法
怎样为堕胎的孩子超度,可靠的方法
解生蛇蠱蛊毒的方法
解蛊毒方法:中蠱论脉
女人发横财灵的方法,几种灵验的方法
给动物超度的方法,宠物去世怎么超度
超度婴灵最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宣公上人开示破蛊毒的方法
解除金蚕蛊毒的方法
八字合婚算日子结婚怎么算?有哪些方法?
解冤亲债主最好的方法,送走冤亲债主的反应
冤亲债主缠身有五个表现,冤亲债主化解最快方法
道教是怎样给堕胎的婴儿超度的
只要打过胎的女人都有婴灵缠身,正确超度方法
全部评论
热门文章
巨蟹男和巨蟹女配还是摩羯女
2025-09-11
龙年缺水的男孩名字 龙年缺水的女孩名字大全
2025-08-31
五行属木的女孩名字的字有哪些 五行属于土金女孩名字有哪些
2025-09-05
王姓四字名字大全女孩罕见 王姓四字女孩名字大全集
2025-09-06
星座命理测算免费
2025-09-05
推荐文章
民间最有效的招财方法
2025-01-13
梦到被坏人盯上是什么意思?梦到被跟踪了
2025-02-01
被同事骚扰怎么办 学会这三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减少被骚扰的几率
2025-01-04
大连适合什么
2025-01-17
鞋财入库什么意思
2025-01-25
算命的说破财消灾什么意思
2025-01-26
夫妻生肖相克相冲
2025-01-25
生命树指的是什么?
2025-01-31
起名带有木字女孩
2025-02-02
门口有电杆怎么办风水
2025-01-28
标签云
迪肯风水头条 孕知网 亿洋易学 道情家园 曲大夫助孕 肆伍易学网 天慧星座网 巧农网 玖爱星座网 七七爱生活网 风水小六 星座爱 我好孕网 风水人家 孕好网 历史时间网 伍贰易学网 助好孕 糗百网 来福网 风水388 南汇助孕网 叮当历史 巴巴百科 就识趣 速配精选网 道法网 看测运势网 星座袋 包天龙运势网 涛达理财网 古文头条 好孕堂 易学新知网
© Copyright 九六易学网   沪ICP备2024073332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