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六易学网 九六易学网
  • 首页
  • 首页
首页 > 道教文化

祖籍宝鸡的马丹阳祖师传奇故事

2025-10-04 09:29
繁體中文版

陕西西部的历史名城宝鸡,文化积淀深厚且广布隽山秀水,吸引着各地的杰出人才,到此传道修练。马钰(世称马丹阳)祖师就是其中之一,他和本土人士极为融洽地一起修真传道,开创全真道教遇仙派,创造马丹阳十二神针。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被封为丹阳抱一无为真人。著有《金玉集》《渐悟集》《精微集》及《分梨十化》《三宝》《语录》等集,传承老子文化硕果累累,在中国中道教历史的长河中,闪炼着夺目的光芒。

一、祖籍宝鸡,名门之后。

相传,马钰是东汉伏波大将军马援的后裔。马援是东汉著名的军事家,陕西宝鸡扶风人。这位以马革裹尸而闻名于世的光武中兴名将,于东汉之初,决策陇蜀,西平诸羌,南征交趾,北遏乌桓,最后死于平定五溪蛮的前线。马援一生戎马倥偬,功勋卓著,为东汉王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在五代十国时期,马钰家族为了躲避战乱,举家迁往山东牟平,并发展成为当地的大户。马钰出生于北宋末年,童年时期,受到良好教育。他好学上进,擅长写诗。然而,马钰所面对的世界,正是矛盾尖锐、激烈而复杂的南宋时期。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南宋初年的金兵南侵,山东一带几乎战乱不断。而且,在马钰少年时期,中北方的金国便把他的家乡占据为自己的领土。即使如此,马钰仍然没有辜负家族的厚望,在他成年之后,使家族更加富庶,富甲一方,他也因此被称为马半州。因为这片土地不再属于自己的国家,马钰喜欢玩乐,对玄妙的东西很感兴趣。马钰,虽然拥有一些权势,但在人情世故的虚与委蛇下,难免萌起一丝落寞寂寥之感。

二、高道为师,光大全真。

公元1167年,45岁的马钰被迫改变了往日的生活。这一切,源自于一个道人的到来。这位道士便是史称王重阳的全真教创始人王喆。马钰收留了前来传教的王喆,却只是因为他一向乐施好善,只是对道教有一些好感,并没有要加入道教的意思。为了表示对王喆的敬重,马钰在自己家为王喆修了房屋供王喆修道,王喆自题为全真堂,取存神养浩全真性之意。王喆开创的教派因此被称为全真教。王喆看中了马钰在当地的影响,于是想尽办法要劝说马钰跟随他一起修行。事情发生了转机。公元1168年正月,马钰开始正式跟随王喆学道。

王重阳将全真道秘诀传与马钰,托为全真道传道事业的直接继承人。在临终前让马钰坚定传教信念,光大道教。马钰传教非常辛苦,终年赤脚,每天的食物也只有早上一碗粥、中午一钵面。马钰希望以此来修身养性。虽然看起来日子过得很艰苦,但是,由于马钰儒雅大度、学识丰富,可以将教义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出,因此结交了众多长安城中的名流,和当地的乡绅官吏、文人墨客等各种人都不无交往。马钰凭借自己的修养和苦行,一时成为长安城的名人,全真教也因此在长安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在长安建立了全真道教的基础之后,马钰来到终南山为师父守孝。三年的守孝,也让马钰有时间重新思考全真的教义,也更坚定了他传教的信心。守孝期满之后,一起来到陕西的三个师弟奔赴其他地方传教,只有马钰留在陕西。马钰在王喆的老家终南山刘蒋村搭建了一座茅庵住下,并手书匾额祖庭心死,表示自己继承师父衣钵、一心传道的决心。经过在陕西各县多年的奔走传道,全真道教不仅在陕西影响深远,并且邻近的山西、甘肃一带都有信徒因为听闻马钰的声名前来求道拜师。陕西也因此成为全真教的基地,终南山成为全真教的圣地。新开创的陕西和已经有了全真教基础的山东,两地遥相呼应,使全真教在金国统治的北方一时成为名教。在全真教中,王重阳创其始,至丘处机而达鼎盛。而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的就是马钰。

三、创立教派,弘扬道法。

在全真修炼上,马钰在继承了先师王重阳思想的基础上,主张以清净无为、逍遥自在、不染不著为修真宗旨,开创了全真教中的遇仙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修真特色,马钰修行,为的是去奢从俭,洗心炼性。此间陈设非常简陋,只有一几一榻,笔砚和羊皮而已,旷然而无余物。

随着全真教的发展,全真道下门徒益众,必须有一套度之有方、教之有益、行之有效的教规与之相随。马钰在王重阳过去制定的教规基础上,依托当时的朝政局势,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规《丹阳真人十劝》:一不得犯国法;二凡见教门人必须先作礼;三断除酒色财气,是非人我;四屏除忧愁攀缘爱念等念头;五不能奸诈骗人、伪装好人、受人供养;六要能忍辱不平,万物无私;七要慎言慎语、节饮食、弃荣华;八必须以乞化为生;九修行居庵不过三间,结伴修行不过三人,要互相扶持;十要清净无为,养气精神。

由于马钰以长安为起点打开局面的正确战略思想及坚韧不拔的努力,全真教得以在陕西打开局面并发展扩大,与山东的据点遥相呼应,从而使得王重阳开创的全真教得以巩固并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马钰还开创了全真教内弟子互相交流、不拘门户的好风气。全真七子之间有一个非常良好的风气,就是各自的弟子可以互相交流,大家互相指导,并不要求从一师而终。这样就使得弟子们能不拘一家之见,博采各家之长,迅速的成长进步,这也是全真教能在金元时期一枝独秀、独领风骚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种良好的风气,就是由大师兄马钰开创的。马钰开创了这种良好风气后,全真七子之间都互相交流弟子,互相指导,由此促进了全真教人才辈出。马钰的这一系列努力,奠定了全真教日后兴旺发达的基础。马钰为传教宣道,不畏艰辛、不辞劳苦,有时甚至差点丧命。比如一次他到虢州靖远镇传道,去时就听说那里发生了兵乱,大家都劝他别去,但马钰毅然独身前往。结果刚到靖远镇,就被交战一方的士兵误认为是探子抓了起来,差点被处死,后经再三解释,并找了当地的道友担保,才被放了出来。还有一年夏季到华亭县传道,不幸中了热暑,又咳嗽又吐血,差点一命呜呼。

元代初年,马钰入住洞清庵,在周至这里建了一座斗姥元辰楼,为当时中国道教庙宇之最,使衰败的洞清庵渐渐振兴起来。后来,遇仙派内部一些门人主张三教合一、释心见性,将佛教道观修塔等东西引用进来,先后在此修了五层六楼的朱雀塔和玄武塔,随后盖起了朱雀庙、玄武庙和青龙、白虎塔庙。同时期,观中乾道和坤道门人,在对面栖云庵大院正中央建了一座六层紫云塔。至此,丹阳观东、西、南、北、中五塔鼎立、盛况空前的局面形成,声威大振,成为关中一大景色。1183年,马丹阳去世后,道界为纪念马丹阳又将洞清庵改名为丹阳观,并在前院山门里为他修建了一座丹阳宫,随后扩修了玉凤山、翠屏山、葫芦山、栖云庵、八仙洞等景点,使丹阳观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

四、撰写著作,以文化人。

马钰开创了全真教中的遇仙派并附之以唱词、诗歌文章等形式,来宣传全真教义。仅后人收录其诗作便达一千余首,吸引了众多的社会底层道众加入,其道众之多,受教范围之广,作诗数量之大,在全真七子中可以说是高蹈独标。他所编写的那些教义、劝化世人的诗词多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具有很大的说服力,易于接受。马丹阳著有《洞玄金玉集》、《渐悟集》、《精微集》及《分梨十化》、《三宝》、《语录》等集,均载于正统《道藏》中。其弟子王颐中又收集其平时言论50余则,辑为《丹阳真人语录》。在《重阳教化集》《重阳分梨十化集》中也收有他写的诗词。

他撰写《洞玄金玉集》,诗词900余首,按体裁分辑。皆为入道之后所作,反映出马丹阳弃家入道在山东、陕西修道传教之情况及其宗教思想。多赠答、奉和、述还、记事;论道之作。大部分诗词作于王重阳羽化,弟子送葬进入陕西之后。如有题云:予在终南,居于环堵,腿赤脚,并无火烛相,仅六年矣。又有《出环堵》、《入环堵》、《上街求乞》、《赴道会》、《行斋醮》等诗,皆可见其行道情状。赠答之作,居集中大半,所赠者除黄冠、女冠外,且多儒士、官吏、医者、商人、铁匠等社会各阶层人士。其内容皆为宣扬全真教旨,教人思悟人生短暂,看破功名利禄。离酒色财气,舍爱弃家,学道求仙。如《劝世》谓:修仙易,养家难。《赠铁李先生》云:火烧疮,汗滴血,万苦千辛,何时是彻?马风风诱引回头,向道门中休歇。回答《道友问在家能修行否》曰:欲求家道两全美、怎悟寂寥一着甘。诗中论述全真象风,如:小童问道道无言,清静能持自妙玄。凭此家风常保守,自然有分做神仙。

他所述修仙之道,以无为为宗,以见性与内丹为主。言见性,以清静为要,谓:清心境,常莹彻,照破万缘,无灭,这本来一点元明,便朗如秋月。言内丹,以真修实证为要,如述炼丹之内景云:顶中彩霞流,眼中光明流,耳中冲和流,鼻中玉柱流,口中甘津流,脐下黄河倒卷流。他又多提倡去嗔忍辱,安贫抱朴,如《忍忍忍》云:刃下挑心,心头插刃,认来堪作良因。无明降住,有辱不生填。《戒华丽》云,竹篱茅舍,柴门支碎,更衣装纸袄麻衣,是道家活计。亦倡慈悲济度,如《自戒》有设粥词多首,返倒。此皆王重阳早期提倡全真道之思想。

五、精通医术,治病救人。

历史上,马丹阳曾长期寓居河南汝州北街,精通医术,善针灸,所创马丹阳十二神针甚为有名。马丹阳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养生研究中,发现三里、内庭、曲池、合谷等十二个穴位的独特治疗作用,并归纳总结出《天星十二穴主治杂病歌》。明陈继洲在其所著《针灸大成》中载有《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言其疗效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最后并说此针的传授原则:北斗降真机,金锁教开彻,至(好)人可传授,非(不合适的)人莫浪(乱)说。

马丹阳对针灸的贡献,不只在于他重点指出十二穴的主治状况,最重要的是提出主要穴位的配合使用通则,使针灸治疗研究更加突破,并使更多的患者疾病得以解除。在汝州行医时,有一少妇猝死于路上,马丹阳一见,急俯身口对口吮吸,路人以为轻薄。少顷,马丹阳吐出吮吸的浊痰,少妇立时苏醒,观者才解除误会齐称神奇。

六、宝鸡传道,腾古映今。

马丹阳先后在宝鸡的龙门洞、药王洞、长寿山等地传道,留下众多的传说故事和历史遗存。

一是龙门洞立成立重阳会。龙门洞的山场最早叫景福山,龙门洞是景福山的另一山头。南宋末期,龙门山上建有禹王庙,规模很小;当时在今新集川一带有玉皇寺、石拱寺、龙门寺等佛家寺院,范围较大。龙门洞旧有一个大钟,铸有龙门寺造字样,就是从龙门寺抬来的。龙门洞山深林密,山根黑虎潭上有禹王庙,出家人可在这里栖居静修,在丘处机来龙门洞之前,马丹阳曾来这里的石拱寺和陇州城北药王洞住过,并在龙门洞成立重阳会,约请全真道徒前来集会,纪念全真祖师王重阳。

二是药王洞济世救众。药王洞建自唐代,原名谷神观。谷神是道的形容之称,谷象征空虚,神有变化莫测之意。《老子》中即有谷神不死之说。马钰曾隐居于此,以仙道贵生,济世度人为宗旨,济世救众。其高绝的针灸特长济世救众,美名盛极。元朝至元六年(1269),元世祖忽必烈封他为丹阳抱一无为真人,故谷神观又随之称为丹阳洞。为了扩大教派,发展道徒,人们又在陇州古城北隅丹阳洞广修殿洞亭阁,一时名声大振,成为龙门洞道院的一部分。

三是长寿山为难民治病。马丹阳在长寿山修道期间,造福当地百姓,堪称道德大家。他看到这里生活条件艰苦,遇到百姓患病却缺药少药而造成生命危险的情况时有发生,于是,他就用针灸为难民治病,非常简便,屡获奇效。长寿观内有两株古柏。据考证,一株有600余年树龄:而另外一株则已有900年树龄,传说由马丹阳亲手所植,周围信众称其为神仙树,是宝鸡市政府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也是长寿山所存最古老的树木。

(朱玉林 提供)

标签:
相关文章
弘扬丘处机祖师精神,深化玄门讲经活动
老子文化在西行之地宝鸡的传承
宝鸡金台观张三丰道教文化元素
两种文明的对话——从邱处机祖师西行见成吉思
宝鸡市长寿山道观与马丹阳道教文化轶事
名人风水故事:解读刘德华的家宅风水
中国名人风水故事:林彪的崛起和没落
陕西宝鸡大散关举办中国老子文化学术研讨会
中国宝鸡大散关与老子文化学术研讨会举行
陕西宝鸡举办金台观——中国道文化公益讲堂
洞天福地好修仙:揭秘陈抟老祖在武当山隐居的故事
刘一明祖师传丨道是无缘却有缘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病”
刘一明祖师传丨道是无缘却有缘之神仙梦定决心
刘一明祖师传丨道是无缘却有缘之呱呱坠地
刘一明祖师传丨道是无缘却有缘之正道直行的求学岁月
刘一明祖师传丨道是无缘却有缘之猴王显灵点吉凶
刘一明祖师传丨吾将上下而求索之龛谷老人传真法
刘一明祖师传丨道是无缘却有缘之十七岁看破红尘
十二生肖排序的故事 十二生肖赛跑排名故事
北京东岳庙:讲述700年的道教故事
全部评论
热门文章
你可以欠别人钱,但不可欠受生阴债!详解寿生债
2025-09-27
怎么知道阴债还完了 哪些人需要立即还阴债
2025-09-26
还阴债是道教还是佛教的,佛教还阴债可靠吗?
2025-09-26
还阴债对人的好处有哪些,道教还阴债法事靠谱吗
2025-09-25
自己还阴债怎么打表文,不及时还阴债有什么后果?
2025-09-25
推荐文章
民间最有效的招财方法
2025-01-13
梦到被坏人盯上是什么意思?梦到被跟踪了
2025-02-01
被同事骚扰怎么办 学会这三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减少被骚扰的几率
2025-01-04
大连适合什么
2025-01-17
鞋财入库什么意思
2025-01-25
算命的说破财消灾什么意思
2025-01-26
夫妻生肖相克相冲
2025-01-25
生命树指的是什么?
2025-01-31
起名带有木字女孩
2025-02-02
门口有电杆怎么办风水
2025-01-28
标签云
迪肯风水头条 孕知网 亿洋易学 道情家园 曲大夫助孕 肆伍易学网 天慧星座网 巧农网 玖爱星座网 七七爱生活网 风水小六 星座爱 我好孕网 风水人家 孕好网 历史时间网 伍贰易学网 助好孕 糗百网 来福网 风水388 南汇助孕网 叮当历史 巴巴百科 就识趣 速配精选网 道法网 看测运势网 星座袋 包天龙运势网 涛达理财网 古文头条 好孕堂 易学新知网
© Copyright 九六易学网   沪ICP备2024073332号-9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