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六易学网 九六易学网
  • 首页
  • 首页
首页 > 降头蛊术

十善业道与十二因缘介绍

2025-03-12 09:26

  佛陀十号/佛

  

  一切佛都具有十大名号,又称如来十号、十种通号。出自《佛说十号经》,历代祖师所阐述,皆依此经义。此十号为:

  

  (一)如来(梵Tathāgata),音译多陀阿伽陀,无有虚妄,名如来。谓乘如实之道而来,而成正觉之意。如来之义有三:谓法身、报身、应身也。《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法身如来也。《转法轮论》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报身如来也 《成实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应身如来也。

  

  (二)应供(梵arhant),音译阿罗汉。名应供,意指应受人天之供养。应供谓万行圆成,福慧具足,应受天上人间供养,故号应供。

  

  (三)正遍知(梵samyak-sambuddha),音译三藐三佛陀,知法界名正遍知,能正遍了知一切之法。正遍知(亦名正等觉),谓具一切智,于一切法无不了知,故号正遍知。以一切法平等,开觉一切众生成无上觉,故号正等觉。

  

  (四)明行足(梵vidyā-cara?a-sampanna),具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名明。身口意业正真清净,于自愿力一切之行,善修满足,名行足。明行足,即天眼、宿命、漏尽三明及身口意之行业悉圆满具足。

  

  (五)善逝世间解(梵sugata),妙去,名善逝。跟如来相对,去而不去,不去而去,乃为善去(逝)。乃以一切智为大车,行八正道而入涅盘。善逝者,即妙往之义也。谓以无量智慧,能断诸惑,妙出世间,趣证佛果,故号善逝。

  

  世间解(梵lokavid),知国土众生,名世间解。了知众生、非众生两种世间,故知世间灭及出世间之道。世间解者,谓对世间出世间因果诸法,无不了解也。

  

  (六)无上师(梵anuttara),无与等,名无上士。如诸法中,涅盘无上;在一切众生中,佛亦无上。无上士者,谓业惑净尽,更无所断。于三界天人凡圣之中,第一最上无等,故号世间解无上士。

  

  (七)调御丈夫(梵puru?a-damya-sārathi),调他心,名调御丈夫。佛大慈大智,时或软美语,时或悲切语等,以种种方便调御修行者(丈夫),使往涅盘。

  

  调御丈夫谓具大丈夫力用,而说种种诸法,调伏制御一切众生,令离垢染得大涅盘。故号调御丈夫。

  

  (八)天人师(梵?āstādeva-manu?yānām),为众生眼,名天人师。示导众生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是善是不善,令彼等解脱烦恼。天人师谓非独与四众为师,所有天上人间魔王外道释梵天龙,悉皆归命,依教奉行,俱作弟子,故号天人师。(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

  

  (九)佛(梵buddha),知三聚,名佛。(三聚者,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也),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知见三世一切诸法。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智慧具足,三觉圆满,故号为佛。(三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十)世尊(梵bhagavat)具兹十德,名世间尊。即具备众德而为世人所尊重恭敬。世尊谓以智慧等法,破彼贪嗔痴等不善之法,灭生死苦,得无上觉。天人凡圣。世间出世间,咸皆尊重,故号世尊。

  

  此外,诸经论中亦有仅列举十号者,即将世间解、无上士合为一号,或将佛、世尊合为一号,或将无上士、调御丈夫合为一号等诸说。

  

  思想/佛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十善业道

  

  佛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

  

  一、不杀生而慈心于仁

  

  杀是杀害,生是生命,不杀害众生之生命,名为不杀生。即对一 切众生,应一视同仁,勿残杀加 害。因为佛教主张佛性平等,提倡慈悲救世,故释尊以平等慈悲教义,为被杀害的众生呼援,指示众生皆有佛性,故不能杀。而孟子也曾说:闻其声,不忍食其 肉。他不言佛性,也是出于仁爱,而怜悯被杀害的众生。由此看来,能慈心于仁,无杀害生灵,生命界则可尽其天然,争斗仇恨的事,便可消灭,天下岂不太平?

  

  二、不偷盗而义利节用

  

  偷谓诈骗潜窃,盗谓强劫豪夺。不偷窃强夺人家的财物,叫做不偷盗。因为一切事物,主权转移, 必依正义,不与取而取,非分取而取,无功而取,都是偷盗的行为。能资生活而遂欲望叫做利,致利于合宜叫做义。知利己而须利人,利人即利己,自利利 他,叫做义利。人人行义利,节俭日用,奉养父母,维持家庭生活,乐其天伦,与朋友金钱往来而能守慎,则无偷盗之事发生,社会既可安宁,个人与家庭也能 得到幸福。

  

  三、不邪淫而贞良守礼

  

  即正式结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若非己妻,苟合淫欲,即名邪淫。能端正男女间之欲情,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贞良守礼。亦即组织家庭之后,夫妇须相敬如宾,不有其他淫乱行为,便能和睦相处,成为美满家庭。

  

  四、不妄语而诚实无欺

  

  以术愚人,以言诈人,喜说谎话,是说不是,不是说是,叫做妄语。不妄语就是说话诚实,不说虚伪诳骗的话。如能远离妄语,便能做到诚实不欺,则父母、兄弟、亲属、朋友,以及人事的接触,彼此都能互相信任,实为得乐之道。

  

  五、不两舌而无争是非

  

  不两舌即是不搬弄是非,不离间他人感情。世人不修口业,常有两舌之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两舌灾祸,可导致无风生浪,是非烦恼,扰乱身心,甚至动武伤人,实为杀人不见血之罪魁。苟能远离两舌,说正直话,岂有是非之争端?

  

  六、不恶口而出言慈和

  

  不恶口即是不说粗恶毁辱他人的话,及不咒诅他人的恶毒言语。常人多患恶口骂人,且伤人父母祖宗三代,是为大恶口。经云:犯恶口者,当受畜生果报。故不恶口而出言慈和,可积德成善,为人敬爱。

  

  七、不绮语而言说有礼

  

  所谓绮语,即花言巧语,轻浮无礼,说不正经的话,导人生诸邪念,或出言戏弄,胡乱开口,以为 取乐,都叫做绮语。说此绮语者,不惟无益自己,且能加害他人,业报所在,死堕恶道,生而为人,永遭轻贱。故要说合于礼仪,不乖违真实的正经话,便叫做不绮 语。如能远离绮语,则心正言顺,彬彬有礼,庄严威仪,也必为人敬仰。

  

  八、不悭贪而慈心舍施

  

  自己的财物不肯施人,叫做悭,他人的财物,但欲归我,叫做贪。悭贪的人追求财、色、 名、食、睡五欲,莫知所止,便会造出种种罪业,故要远离悭贪,不悭吝自己的财物,也不贪求他人的财物,把谋生得宜的钱财,用以奉养父母,教育子女,家庭费 用外,对于贫病孤苦者,能给与同情慈济,或捐助社会福利事业,即是慈心舍施,经云:能舍施者,可得富贵。但不可有贪,佛陀说贪多业亦多,取少业亦 少,万般苦恼事,除贪一时了。人生因贪而受苦,因贪而违法乱纪,危害他人社会,佛教乃劝人慈心舍施,以对治悭贪。

  

  九、不嗔恚而慈忍积福

  

  嗔恚即遇事不顺,埋恨于心,发怒于形。甚至脾气爆发,可导致杀害灾祸。常人说:火烧功德 林,这话是说一个人无论做多少善事,嗔恚之火一发,动怒于人,以至动武打斗,发生种种不幸,因此曾做过的善事功德,便被它烧得净光。故要以慈悲容忍对治 嗔恚,即所谓忍字上面一把刀,为人不忍祸自招,能忍得住片时刀,过后方知忍为高。故要勤修慈悲忍辱美德,以远离嗔恚过患,是名不嗔恚,即可成就自利利 他大事业。

  

  十、不愚痴而多闻增智

  

  愚痴是无明,迷昧,没有智慧,对事理无所明了,不能辨别是非,不信因果法则,固执邪见,无正见正信,胡作乱为。如能接受佛陀教育,增进智慧,便可导入正见,做个事理明白的善人。佛经说,修般若慧以对治愚痴,使令远离邪见,是名不愚痴。

  

  四圣谛

  

  苦集灭道,四谛法门

  

  (一)苦谛:人间约有八苦:生、老、病、死四苦是最平等,没有人能逃避的,还有爱别离苦,越喜欢的人,偏偏要别离。怨层会苦,最憎恨的人,偏偏要在一起。求不得苦,越想要的东西,越不能得到。还有五阴炽盛苦,五阴即色受想行识所引起的种种烦恼痛苦。

  

  苦字还分有三苦:即苦苦、坏苦、行苦。(1)苦苦:是穷人苦,如有病而无钱买药,屋漏又兼连夜雨,父母死亡而无钱买棺埋葬,这都是属于苦中之苦。(2)坏苦:是富贵人的苦。好像家破人亡,遇盗贼劫尽金银财宝。(3)行苦:既没有贫穷之苦,又无富贵之苦,但人人还免不了行阴之苦。即是迁流不息,从少而壮,从壮而老死,念念不停,这也是一种苦。

  

  苦字又分三界之苦,即五趣众生有苦苦,苦中之苦。天趣众生,即三禅天以下,为坏苦,即在天虽是享乐,但福乐终有享尽之日,乐极悲生是为坏苦。四禅天以上为行苦。虽是苦乐双亡,但还要受行阴迁流之苦。以上是略释四谛之苦谛。

  

  (二)集谛:是世间烦恼苦因。粗细烦恼,聚集在众生心中,而生出我执,分别计较,因此造 种种恶业,而招生死苦果。若无集谛烦恼苦因,当然没有生死苦果。

  

  (三)灭谛:是出世间涅盘乐果,即二乘所证的方便有余土。所以佛说:要断尽集谛才能证灭谛。

  

  (四)道谛:是出世间道品乐因,共有三十七品: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和依八正道。四谛中此谛最重要,若能修道,自然断烦恼苦因,灭生死苦果,而证涅盘乐。

  

  声闻虽然悟道,可是有悟的深,有悟的浅,有悟的究竟,有悟的不究竟。一样的悟,而悟的程度不同。他们修的法,就是苦、集、灭、道四种法。苦,观一切都是苦,有三苦和八苦。因为他们知道断集、慕灭、修道,有连带的关系。由苦而生烦恼,既然有烦恼,就要把它断了。怎么断呢?要断见惑、思惑所积集的烦恼。要羡慕涅盘法,就是常乐我净,所谓「涅盘四德」。如何从生死此岸,经过烦恼中流,达到彼岸呢?必须三十七道品才可以成功。

  

  十二因缘

  

  什么叫做十二因缘呢?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什么是无明?就是无所明了,什么也不明了。无明究竟是什么?较文雅的说,就是愚痴;若往显明露骨来说,就是淫欲心。譬如男孩子追求女孩子,女孩子追求男孩子。若问他(她)为什么要追求?或会回答:因为他(她)漂亮或英俊,所以我爱他(她)。再问:为什么要爱他(她),哪个地方可爱?问来问去,他(她)也不知道。既然不知道,还要去追,这就是无明,也可以说莫名其妙。在莫名其妙之情形下,还要往里钻。为什么?因为人是色欲而生,所以还要色欲而死。古人说:生我之门死我户,几个苏醒几个悟?夜来铁汉自思量,成佛作祖由人做。无论成佛或做祖师,都是由人所修成的。所以人是怎样生来的,就怎样死去。所谓如是而生,如是而死,不愿断绝轮回、不愿截断生死流。反而愿顺流而生,不愿逆流了生死,所以有无明。有了无明之后,就有行为。什么行为?就是男女的性行为。因为不明,就要造业,就要颠倒。颠倒之后,就有这种问题发生。发生之后,就有了识。有识(父母精血成的胎儿)之后,便有名色(名是心理,色是生理)。有了名色之后,便生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全,十月期满,出生于人间,便有触的感觉,能分别冷暖软硬。有了感触之后,便生领受作用,在顺境晓得快乐,在逆境晓得痛苦,随时随地生起爱憎的感情。有了领受之心,便生一种爱心。有了爱心,就生出自私心,要占为己有。人贪恋财货女色,而生出种种的欲望。有了爱心,乃想尽方法,把它取来,归为己有。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因此,尽造不清净的身口意三业。因为造了业,就有受生的果,继续而有来生。有了来生,又有老死。众生都是这样接接连连不能断,纠缠不清,无法离开生死轮回。欲想离开生死,首先要断无明。无明彻底解决,其它十一个因缘就不会相生,这才真正断了生死。修行人,要断欲去爱,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了生脱死。否则的话,修到尽未来劫,也不能了生脱死。把根本无明破了,就是断淫欲。这时没有欲念,没有烦恼,即得解脱。修道人切记!不要和任何人有染污的因缘,这样会纠缠不清,令你堕落。修道人,一定要自己生死自己了,自己吃饭自己饱,不能依靠任何人。当然善知识还是需要来指导,指示正路。否则,盲修瞎炼,无有是处。修道人,要忍人所不能忍的事,要让人所不能让的物,要吃人所不能吃的饭,要穿人所不能穿的衣。总而言之,要受人所不能受的。一定要持戒。守规矩。如果不持戒。不守规矩,那就不是一个修道人。 《大经》上说:十二顺缘无有二相,下智观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者得菩萨菩提,上上智观者得佛菩提;

标签:
相关文章
一见钟情是前世记忆吗 一见钟情是否前世因缘
老公出轨怎么办?因缘和合术让恢复双方感情
全部评论
热门文章
巨蟹男和巨蟹女配还是摩羯女
2025-09-11
龙年缺水的男孩名字 龙年缺水的女孩名字大全
2025-08-31
五行属木的女孩名字的字有哪些 五行属于土金女孩名字有哪些
2025-09-05
星座命理测算免费
2025-09-05
王姓四字名字大全女孩罕见 王姓四字女孩名字大全集
2025-09-06
推荐文章
民间最有效的招财方法
2025-01-13
梦到被坏人盯上是什么意思?梦到被跟踪了
2025-02-01
被同事骚扰怎么办 学会这三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减少被骚扰的几率
2025-01-04
大连适合什么
2025-01-17
鞋财入库什么意思
2025-01-25
算命的说破财消灾什么意思
2025-01-26
夫妻生肖相克相冲
2025-01-25
生命树指的是什么?
2025-01-31
起名带有木字女孩
2025-02-02
门口有电杆怎么办风水
2025-01-28
标签云
迪肯风水头条 孕知网 亿洋易学 道情家园 曲大夫助孕 肆伍易学网 天慧星座网 巧农网 玖爱星座网 七七爱生活网 风水小六 星座爱 我好孕网 风水人家 孕好网 历史时间网 伍贰易学网 助好孕 糗百网 来福网 风水388 南汇助孕网 叮当历史 巴巴百科 就识趣 速配精选网 道法网 看测运势网 星座袋 包天龙运势网 涛达理财网 古文头条 好孕堂 易学新知网
© Copyright 九六易学网   沪ICP备2024073332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