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六易学网 九六易学网
  • 首页
  • 首页
首页 > 降头蛊术

文殊菩萨简介

2024-12-31 09:31

  文殊师利菩萨,乃三世果上如来,无上智慧之代表。

  

  首楞严三昧经中说:文殊菩萨,过去成佛,名龙种上尊王佛。《央崛摩罗经》说:文殊菩萨,在北方作佛,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宝积经》中说:文殊菩萨当来成佛,名普见如来。《华严经》则说,文殊菩萨,是十方诸佛母,一切菩萨师。今为辅助释尊教化众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示现出生于印度舍卫国,多罗聚落一婆罗门家,父名梵德,从母右协生,身紫金色,出生即能言,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佛同等。

  

  梵语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略称文殊,译名妙吉祥,或妙德。因其出生时,家族中出现十种瑞相,因名妙吉祥。又文殊菩萨,古佛再来,了了见佛性,因名妙德。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言:妙吉祥菩萨,是三世觉母,故名文殊师利。

  

  文殊菩萨,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项,左手持青莲华,右手执宝剑,常骑狮子出入,既青年,又威猛,却是无量诸佛母,一切菩萨师。大乘心地观经言:文殊师利大圣尊,十方诸佛以为母;一切如来初发心,皆因文殊教化力。放钵经中,释尊曾言:我今得佛,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央数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菩萨处胎经文殊身变化品云:本为能仁师,今乃为弟子,佛道广大,清净无增减,我欲现佛身,二尊不并立

  

  文殊菩萨,本居佛位,何止是释尊之师,亦释尊的师祖。在法华经序品中说:无量劫前,有二万日月灯明佛出现于世:其中最后一位日月灯明佛,末出家时,有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领四天下,后闻父王出家已成佛道,皆舍王位,出家修行,发大乘意,皆为法师。时日月灯明佛座下有妙光菩萨,曾持妙法莲华经满八十小劫,常为人演说。日月灯明佛,为彼说法华经,佛入灭后,佛的八王子,皆以妙光菩萨为师。

  

  妙光菩萨教化八王子,令其坚固菩提心,终于次第成佛,其最后佛名燃灯佛。而然灯佛正是释迦如来的本师。时妙光菩萨,即今的文殊师利菩萨。是以文殊菩萨,岂独是释尊本师,亦是释尊的祖师,今以祖师身份,示现为弟子,可见佛法平等,不生执著,但为利生,不拘世俗知见。而文殊菩萨本门之深远,智慧之卓超,乃佛教无上智慧之化身。

  

  文殊菩萨功绩

  

  文殊师利,梵文manjusri的译音,略称文殊。新译曼殊室利。汉译为妙德,义为万德圆明,皆彻性原。又译妙吉样,因他出生时,家里出现十大吉祥瑞兆。

  

  (一)天降甘露,

  

  (二)地涌七珍,

  

  (三)仓变金粟,

  

  (四)庭生莲花,

  

  (五)光明满室,

  

  (六)鸡生凤子,

  

  (七)马产祥麟,

  

  (八)牛生白犊,

  

  (九)猪诞龙豚,

  

  (十)六牙象现。

  

  西元前六世纪,(与释迦同时代)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婆罗门族姓中,父名梵德,从母右胁而生,身紫金色,堕地能言,如童天子,有七宝盖,随复其上,文殊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佛相同。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弥勒菩萨对善财说:文殊大愿,非余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之所能有。其行广大,其愿无边,出生一切菩萨功德,无有休息。常为无量诸佛之母,常为无量菩萨之师,教化成就一切众生,名称普闻十方世界。在大乘佛教里,文殊是诸菩萨上首,常与普贤侍佛左右,所有的佛弟子,都把文殊当成智慧的化身,如说般若为诸佛之母,文殊为七佛之师。常见的文殊像,顶有五髻,表示五智无上无得之相。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左手执莲花。花中安放《般若经》一部,表示般若一尘不染,如大火聚,四面不可触,触之即烧。右手执宝剑,表示大智,能断一切无明烦恼,喻金刚宝剑,能斩群魔。或坐莲花台,表示清净,或乘狮子或孔雀,表示威猛。

  

  敦煌莫高窟014窟主室北壁千钵文殊变全貌(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中,始自华严,终于涅槃,凡是大乘法会,皆有文殊参加。在辅助释迦牟尼佛,宣传大乘佛教思想,文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宝箧经》里记载,佛在舍卫国时,有一年,一连下了七天大雨,许多农田和住宅都被洪水所吞没,祇园有八百比丘,万余菩萨,面临著饥饿的惨状。阿难请求文殊设法予以救济,文殊使众多佛弟子都得到饱足,安心于道。说明文殊在物质方面给予释迦僧团以很大的帮助。在释迦僧团成份中,婆罗门种姓占有绝对优势,他们多数人是厌离心切,习惯于苦行,如迦叶等。对大乘法,行于世间而不为世间法所染,与外道和睦相处而不为其知见所动,虽断烦恼而不舍菩萨行,虽不住有为亦不住无为。文殊协助释迦做了大量工作,使许多声闻众回小向大,接受大乘教法。如灵山会上五百比丘,得通未得忍,以宿命智,各见过去杀父害母及诸重罪,于自心内,各各怀疑,于甚深法,不能得入,于是文殊仗剑逼佛,佛说:文殊住住!吾必被杀。我被害矣,谁害吾子。于是五百比丘,自悟本心,了法如梦,皆得法忍说偈赞曰:文殊大智士,深达法源底,手自握利剑,逼持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二相,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文殊用杀佛的办法,来教育五百比丘,使之悟解大乘宗义,证得法忍,堪称释迦得力的助手。又一次文殊对众生宣讲大乘空义说:不用见佛,不用求法。时有二百比丘,以为错乱说,舍佛而去。文殊于中途,化作大火,比丘欲以神足飞空(跳过去),上见铁网,生大恐怖。回视祇园途径,遍布青莲。比丘即至佛所,白上所见。佛告比丘:内火未尽,欲度外火,无有是处。汝诸比丘,堕在见网,欲度铁网,亦无是处。此之爱见,无所从来,亦无所至。从妄想生,无我,无我所。二百比丘,听到佛的教导,余漏永尽,成阿罗汉。可见文殊不仅是一位深解大乘空义的智者,对神通幻术的运用,也十分熟练。二百比丘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回头,心中的火气冷静下来,接受佛的教导,使他证得罗汉的果位。还有一次世尊自恣日,文殊三处过夏,违反了僧制,迦叶以长老的身份,想拿起槌子把文殊赶出去。当迦叶刚拿起槌子时,见千百亿文殊顿时出现,迦叶这时用尽一切力气,拿不起槌子。佛此时对迦叶说:迦叶,这么多文殊,你要摈除那一个。迦叶顿感自惭,觉得不是文殊的对手。还有舍利弗,在释迦弟子中,也算是个佼佼者,一次文殊与他游诸佛土,有一佛土,到处都是大火弥漫,人行其中,顷刻化为灰烬,舍利弗见之惶恐万状。文殊以神力令无数莲花遍布其中,踏上而行,如履坦途。舍利弗此时在文殊面前感到矮了半截。

  

  以上这些例子,生动地讲明了文殊和释迦在教育声闻,萌发大心上配合得十分默契,得心应手。所以《法华经安乐行品》,文殊启请末世持经之方,佛特为说曰安乐行,便于后世护持,读诵是《法华经》。文殊遵照释迦的嘱托,于佛灭度后,和阿难、弥勒在铁围山结集大乘经典,使大乘佛教赖以住世和发扬光大。近人不察论述印度佛教史,认为大乘空有二宗肇始龙树、无著,斯乃枝末之见,实际上印度大乘佛教有空有二宗的源头,佛在世时,文殊、弥勒是空有二宗佛教的杰出代表,他的思想在佛学体系中,一直享有崇高地位。

  

  在《文殊般涅槃经》里说:佛灭后四百五十年,文殊到雪山,为五百仙人宣扬法化。最后诸有缘者悉皆得度,与五百仙人同到自己的家乡舍卫国多罗聚落于尼枸树下,结跏趺坐,入首楞严三昧,从周身毛孔,出大火光,铄金色身,成琉璃像。琉璃像内有真金像,正长六尺,坐莲华台,了了分明,五百仙人,皆入涅槃。时有八大王,将琉璃像,置金刚山顶,起塔供养。[1]

  

  文殊菩萨道场简介

  

  传为文殊菩萨显灵说法道场的五台山,居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人称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可见其在佛教徒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传说五台山最早是道家的地盘。《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清凉山志》称文殊菩萨初来震旦(古代印度人称中国为震旦)时,居于石盘洞中。而石盘洞是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说明五台山为道家所踞。

  

  五台山取佛教替代道教,最终成为中国的佛教名山,来源于佛祖的明示及佛道两家的争斗。据《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对金刚密迹主菩萨说: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此,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这里所说的五顶山,就是指现今的五台山。佛教传入五台山,史载始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被汉明帝请来的两位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由于山里很早就有了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传说中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他二人遂产生了在此建寺的想法。

  

  但因当时五台山是道家的地盘,道家不会轻易地允许外来教派在此建寺。一个要建,一个不让建,这就需要借助于第三者来裁决。据《国史旧闻》记载:永平十四年正月十五日,明帝集诸道士于白马寺,使于摩腾、竺法兰二人赛法。在明帝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赛法协议,即约期焚经,以别真伪(相传焚经地点在今洛阳焚经台)。其结果,道教经文(除道德经外)全部焚毁,佛教经文却烈火不烧。可见,外来的和尚不但会念经,而且其经文也能经得起千锤百炼。印度二高僧因此也就获得了在五台山建寺的权利。接下来就是建寺地点的选择了。据《清凉山志》记载:在大塔左侧,有释迦佛所遗足迹,其长一尺六寸,广六寸,千辅轮相,十指皆现。相传他二人不仅发现了此足迹,而且还发现有舍利,再加上此处山势奇伟,气象不凡,与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修行处)相似,故决定在此建寺,并取名灵鹫寺。明帝为表示信佛,追命大孚灵鹫寺。

  

  大孚即弘信的意思。大孚灵鹫寺就是今显通寺的前身。从那时起,佛教就在五台山深深扎下了根,并开始成为中国的佛教中心。[2]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因而所有寺院里几乎都供奉有文殊菩萨的塑像,且多数寺院还设有文殊殿,也有的寺院里既有文殊殿又有观音殿,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观音殿中的三大士才以观世音居中,如显通寺。

  

  其实,文殊是文殊师利的简称,是梵文的音泽,意为妙德、妙吉祥。关于文殊的来历,较为流行的说法是《文殊师利涅磐经》中所说:他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本是舍卫同(今印度西北)一个婆罗门贵族家中的公子,离家投奔释迦牟尼学道,功德圆满后修成菩萨身,并被尊为菩萨之首。文殊在四大菩萨中称大智,常与右肋侍普贤菩萨并列于佛祖两侧.这一佛二菩萨又合称为华严三圣,文殊侍于佛左,专司智慧,普贤侍于佛右,司理。

  

  文殊菩萨的本体是五髻菩萨,即顶上有五髻,为童子形。五髻表示五智五佛,童子取天真之意,因而文殊亦称文殊师利童子,俗称孺童文殊。文殊的坐骑是一头青狮,表示智慧之威猛;手持宝剑,表示智慧之锐利,因此,他的美名尊号是大智文殊。五台山上唐、宋、元、明、清历代的文殊像,造型竟有五十余种:有老文殊(显通寺)、金刚文殊(观海寺)、大伟德文殊(菩萨顶)、甘露文殊(显通寺)、带箭文殊(菩萨顶)、千钵文殊(显通寺)、红文殊(广仁寺)、黄文殊(广仁寺)、白文殊(罗喉寺)、聪明文殊(东台顶)、智慧文殊(南台顶)、狮子吼文殊(西台顶)、无垢文殊(北台顶)、孺童文殊(中台顶)等等。

标签:
相关文章
破降头药王菩萨法
占星杨国政简介 为什么占星都被禁了
文殊菩萨的道场在哪里 文殊菩萨道场在哪
易学简介
狐仙的起源与简介
学业拜什么菩萨最灵验 学业祈菩萨灵验吗
身上有菩萨跟着的人 谁身上跟着菩萨
符咒灵符简介
道家灵符符咒简介
高考前啥时拜文殊菩萨
陈凯歌个人资料简介 陈凯歌的生平经历
什么人拜地藏菩萨 哪些人会拜地藏菩萨
清明节来源简介50字 清明节的起源是什么
拜菩萨有什么时间讲究 拜菩萨需注意什么
大势至菩萨简介 大势至菩萨是谁
属猪的是什么菩萨保佑
猴子的守护神是什么菩萨猴子
降头术简介
清明节简介30字
十二生肖的守护神是什么菩萨
全部评论
热门文章
巨蟹男和巨蟹女配还是摩羯女
2025-09-11
龙年缺水的男孩名字 龙年缺水的女孩名字大全
2025-08-31
五行属木的女孩名字的字有哪些 五行属于土金女孩名字有哪些
2025-09-05
星座命理测算免费
2025-09-05
王姓四字名字大全女孩罕见 王姓四字女孩名字大全集
2025-09-06
推荐文章
民间最有效的招财方法
2025-01-13
梦到被坏人盯上是什么意思?梦到被跟踪了
2025-02-01
被同事骚扰怎么办 学会这三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减少被骚扰的几率
2025-01-04
大连适合什么
2025-01-17
鞋财入库什么意思
2025-01-25
算命的说破财消灾什么意思
2025-01-26
夫妻生肖相克相冲
2025-01-25
生命树指的是什么?
2025-01-31
起名带有木字女孩
2025-02-02
门口有电杆怎么办风水
2025-01-28
标签云
迪肯风水头条 孕知网 亿洋易学 道情家园 曲大夫助孕 肆伍易学网 天慧星座网 巧农网 玖爱星座网 七七爱生活网 风水小六 星座爱 我好孕网 风水人家 孕好网 历史时间网 伍贰易学网 助好孕 糗百网 来福网 风水388 南汇助孕网 叮当历史 巴巴百科 就识趣 速配精选网 道法网 看测运势网 星座袋 包天龙运势网 涛达理财网 古文头条 好孕堂 易学新知网
© Copyright 九六易学网   沪ICP备2024073332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