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六易学网 九六易学网
  • 首页
  • 首页
首页 > 玄门道教

诸葛亮与道教结缘,正得力于他曾学道武当山?

2025-08-04 09:15

[摘要]一言以蔽之,诸葛亮能够“讨贼自效,北出南征,将穷诈力于瘴疬之地,脱赤子于豺狼之吻,首帅七擒,祁山六出,获慑天威,懿甘巾帼…(《编辑诸葛忠武侯文集自序》)正是得力于他曾学道武当山。”

文/温明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的诗歌道出了一代名相诸葛亮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本人小时候就在襄樊读书,成人后又驾车带着儿子去襄阳隆中瞻仰诸葛亮留下的历史遗迹。对诸葛亮可谓耳熟能详。在史家笔下、文艺作品中,诸葛亮总是“身披鹤氅,羽扇纶巾”,“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一派道家神仙风范。让后辈好生羡慕。读了《三国演义》、《三国志》和道教史后,得知这种形象的形成,是有其客观依据的。诸葛亮与道教结缘,正得力于他曾学道武当山。毕竟,诸葛亮躬耕垅亩地隆中离武当山只有4个小时的距离嘛。何况,武当山自先秦以后直到汉朝一直都是战乱避祸,隐居修行的胜地呢。

武当山自先秦以后直到汉朝一直都是战乱避祸,隐居修行的胜地呢。(资料图)

一、诸葛亮学道武当山的有关文献记载

据《仙鉴》记载:“司马徽谓曰:‘以君才,当访明师, 益加学问。汝南灵山酆公玖熟谙韬略,余尝过而请教,如蠡测海,盍往求之!’引亮至山,拜玖为师。居期年,不教,奉事惟谨。玖知其虔,始出《三才秘笈》、《兵法陈图》《孤虚相旺》诸书,令揣摩研究。百日,玖略审所学皆能致其奥妙,谓曰:‘……南郡武当山上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峰最高者曰天柱、紫霄。二峰间有异人,曰北极教主。有琅书、金简、玉册、灵符,皆六甲秘文,五行道法。吾子仅习兵阵,不喻神通,终为左道所困’。逐引至武当山拜见,惟今担柴汲水,采黄精度日。居既久,方授以道术,遣下山行世。至灵山,公已北回复命。复寻教主亦不在。峰头风雷声轰轰,如知万人语,始怡神人指点,自负不凡。司马徽见之,改容曰:‘真第一流也。’”意思是说,当时的人才鉴赏家司马徽对诸葛亮说:“你的才气很好,应该拜有学问的人为老师,加深学问。汝南灵山酆公玖熟悉韬略,我曾经向他请教过,他的学问就像大海一样,看不到边际,何不向他请教呢?”于是司马徽陪着他去拜访酆玖,呆了几年,任何东西都不教他,诸葛亮服务酆玖更加谨慎勤勉。酆玖考验了诸葛亮的心性后,拿出珍藏的秘籍如《三才秘笈》、《兵法陈图》《孤虚相旺》等书,让诸葛亮用心揣摩研究。过了约百日,酆玖考察诸葛亮的学问,感觉诸葛亮能从书里学到精髓,于是对他说:“南郡武当山南郡武当山上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峰最高者曰天柱、紫霄。二峰间有异人,曰北极教主。有琅书、金简、玉册、灵符,皆六甲秘文,五行道法。你若仅习兵阵,不喻神通,终为左道所困”。于是引荐诸葛亮至武当山拜见,惟令担柴汲水,采黄精度日。居既久,方授以道术,遣下山行世。至灵山,公已北回复命。复寻教主亦不在。峰头风雷声轰轰,如知万人语,始怡神人指点,自负不凡。司马徽见之,改容曰:‘真第一流也。’”看来,诸葛亮转益多师,经过高人指点脱胎换骨,已经化蛹成蝶。

:“诸葛亮来无影去无踪,应该是神仙中人吧?”

这段记载,也收录于《诸葛亮集故事卷二遗事篇》。它明确地指出,诸葛亮曾学道于武当山。另外,在其他一些著作中,对诸葛亮谙道之实,也有不少零星记载:

《太平御览》引裴启《语林》:“诸葛武侯与宣王(指司马懿)在渭滨,将战,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麾三军,皆随其进止。”此从装束说明其身份是道人。这段记载说的是,诸葛亮与司马懿再渭水之滨作战,诸葛亮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麾三军,进退有序。

《三国志平话卷上》:“诸葛亮本是一神仙,自小学业,时至中年,无书不览,达天地之机,神鬼难度之志,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司马仲达曾道:‘来不可袭,口坐不可守,困不可围,未知是人也,神也,仙也?’”此真言其广具道法。意思是,诸葛亮从小就天资聪明,人到中年还阅读各种书籍,晓得天地玄机,召神劾鬼,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司马懿感叹道:“诸葛亮来无影去无踪,应该是神仙中人吧?”

元无名氏《诸葛亮博望烧屯》杂剧第一折:(正末扮诸葛亮上,开:)“岔道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

(仙品、点唇):“数下皇极,课传周易,知天理,饱养玄机,待龙虎风云会。”

又第三折:

(鸳鸯煞):“今日坐领三军金顶莲花帐,披七星锦绣云鹤氅。早定了西蜀,贫道再返南阳。”元杂剧描绘的是诸葛亮从隆中出山后,在博望坡火烧曹军,他的内心独白,道出了他学过周易,阴阳八卦,在帮刘备平定成都一带后,准备功成身退,返回隆中。

元末明初《三国志通俗演义》之《七星坛诸葛亮祭风》一节:“孔明曰:‘亮虽不才,曾遇奇人传授八门遁甲天书,上可呼风唤雨,役鬼驱神;中可以布阵排兵,安民定国;下可以趋吉避凶,全身远害。’”这一节还描写了诸葛亮“身披道衣,散发跣足”登坛作法的事。

在《诸葛亮五出祁山》一节中也写了诸葛亮使用六甲天书缩地之法,使“司马懿不知是人是鬼,又不知多少蜀兵,十分惊惧。”

这些文献记载,在今天看来,虽然带有不少神异色彩,但却正是诸葛亮在武当山所学道法后留下的历史传说痕迹,基本上是忠实于历史事实的。关于这一点,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等因素来分析,也可以得到肯定的答案。

武当山自周朝以来就一直是道教活动的胜地。

二、诸葛亮学道武当山的有利条件

诸葛亮出生于山东琅邪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十四岁的时候,他姐弟三人随叔父诸葛玄到了豫章郡。不久,又随叔父到了襄阳(今湖北襄阳市)投奔刘表。叔父辞世后,诸葛亮姐弟三人就在襄阳城西二十多里、一个叫隆中的地方,置了点田产,定居下来。这里往西二百余里便是武当山。

在隆中期间,诸葛亮注意结交荆州名士,向他们请教,以增长自己的见识。当时著名的古文经学家司马徽,被誉为“水镜”,他在襄阳一带传道授业,门徒很多。司马徽在南漳还留有人文遗迹,水镜山庄是也。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烽火四起,司马徽是从河南颍州一带避乱到襄阳一带的。诸葛亮在学问上也曾得到过他的帮助。《仙鉴》有关于他指点诸葛亮拜访明师的记载,这是符合实际的。正因为如此,司马徽对诸葛亮的学识,才能有深切的了解。以后刘备向司马徽访问世事时,司马徽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刘备问是谁;司马徽告诉他:“诸葛孔明、庞士元也”。(见《三国志诸葛亮传》)。

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政治环境来看,东汉末年,由于土建割据政权的野蛮统治,求仙学道成了人们避害远祸、寻求精神寄托并企图改变野蛮统治的一下重要途径。当时的五斗米道、太平道都得到了长足发展,神仙方士成了人们崇拜的偶像。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顺应时尚,在相距很近又很闻名的武当山学习道法,也是很自然的事。

从地理环境和武当山的影响来看,武当山属秦岭山脉,位居秦、蜀、中原地区交结汇合点。峰奇林茂,汉江蜿蜒于北麓经过。根据《太和山志》、《均州志》的记载,武当山自周朝以来就一直是道教活动的胜地,很多文人、士大夫来此避尘隐居,寻求长生久视之术。如周朝的尹喜、汉代的阴长生、马明生、汉武帝时的将军戴孟等,都曾遁迹于此。汉武帝时置武当县,属南阳郡。而“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汉晋春秋》)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有自云:“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所居的邓县,亦属南阳郡。距武当山仅二百余里,因此,诸葛亮求武当山北极教主是不足为怪的。

朱熹说:“孟子以后人物,只有子房与孔明。”

三、从言行著作证其曾学道武当山

《诸葛亮集文集》卷二收有《二十八宿分野》,是诸葛亮运用道门学说对地理和地利作的具体分析。还收有《阴符经序》和《阴符经注》。《阴符经》这一道门秘传的重要典籍,诸葛亮对其作了简洁而精辟的注解,如“观乎阴符,造化在乎手,生死在乎人”、“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天垂象,圣人则之,推甲之,画八卦,考蓍龟,稽律历,则鬼神之情,阴阳之理,昭著乎象,无不尽矣。八卦之象,申而用之,六十甲子,转而用之,神出鬼入,万明一矣。”在实践中诸葛亮还根据八卦原理,创设了玄奥难测的“八阵图”(见《三国志诸葛亮传》。它“积石为垒,方可数百步,四郭,又聚石为八行,相长三丈许”(见《晋纪》),“在夔州者,六十有四,方阵法也。在弘牟镇者,百二十有八,当头阵法也。在棋盘市者,二百五十有六,下营阵法也。”(见《成都图经》)若不是对道家先哲有其著作下过功夫学习和研究,是不可能有此创就的。这一创就的取得,与他武当山学道生定然是分不开的。唐朝诗人杜牧写过一首有名的诗歌:功盖三分国,功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先天后天,阴阳八卦等就是中国古人的预测学,不可以以迷信视之。

诸葛亮《诫子书》写道:“静以修身”,又写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朱熹心知其意,于答陈淳问武侯宁静致远时说道:“静便养得根本深固,自可致远。”(见《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六》)然诸葛亮此言,实有所本。《淮南子主术篇》写道:“是故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晋书束晰传》载束晰所撰《玄居释》写道:“无以可以解天下之忧,澹泊可以救国家之急。”以无为和澹泊二者相提并论,且以一语道破之,于诸葛亮思想及学识之真谛,不啻昭然若揭了。

朱熹说:“孟子以后人物,只有子房与孔明。子房之学,出于黄、老,孔明出于申、韩。”(见《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六》)而不知诸葛亮之学形成根枝之关系。《韩非子》有《 老》、《解老》两篇。《史记》以老庄与申韩合作,写道:“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又写道:“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而诸葛亮在政治思想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中,最突出的一点也就是向慕、实行道家黄老之术,强调无为原则下的法治,即以法治为手段,而以“无为”为目的。最终达到“黄、老之操,身中恬澹,其治无为;正身共己,而阴阳自知;无心于为,而物自化;无意于生,而物自成”的局面和境界。(见王充《论衡自然》)显而易见,诸葛亮对于道家黄老学是有惊人的理解力和深刻领悟的。没有武当山的学道生涯,是不可能达到这种高超境界的。

一言以蔽之,诸葛亮能够“讨贼自效,北出南征,将穷诈力于瘴疬之地,脱赤子于豺狼之吻,首帅七擒,祁山六出,获慑天威,懿甘巾帼……(《编辑诸葛忠武侯文集自序》)正是得力于他曾学道武当山。”意思是说,诸葛亮在蜀汉建立政权后,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南征西南一带瘴疬之地,救民于水火之中,司马懿也曾被其以女人的衣服羞辱,逼司马懿出战。

巍巍武当山,孕育了多少风流人物啊!

(编辑:孟淅)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温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标签:
相关文章
道教是怎样给堕胎的婴儿超度的
《太上洞玄灵宝福日妙经》道教典籍
《正一雷霆清修忏悔文》道教典籍
《关圣帝君觉世真经》道教典籍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道教典籍,疑难字注音版
《太上说南斗六司延寿度人妙经》道教典籍 疑难字注音版
《​太上元始天尊说续命妙经》道教典籍
《东岳大帝宝训》道教典籍
《三官经》道教典籍,疑难字注音版
道教常识 | 什么是功德回向?
九副道教楹联:看懂最后一个,你便看懂了人生
修真学道六个忌
道教修真方法《直指不坠轮回》第六章 轮回动力
道教修真方法《直指不坠轮回》第十章 修法
道教修真方法《直指不坠轮回》第五章 万法根源
台湾道教团体到福建莆田市湄洲岛谒祖进香
道教修真方法《直指不坠轮回》第七章 神丹
道教修真方法《直指不坠轮回》第九章 因果
《不言之教》:支持授龙虎山,全国道教大团结
国家宗教事务局等12部门联合发文治理佛教道教商
全部评论
热门文章
巨蟹男和巨蟹女配还是摩羯女
2025-09-11
龙年缺水的男孩名字 龙年缺水的女孩名字大全
2025-08-31
五行属木的女孩名字的字有哪些 五行属于土金女孩名字有哪些
2025-09-05
星座命理测算免费
2025-09-05
王姓四字名字大全女孩罕见 王姓四字女孩名字大全集
2025-09-06
推荐文章
民间最有效的招财方法
2025-01-13
梦到被坏人盯上是什么意思?梦到被跟踪了
2025-02-01
被同事骚扰怎么办 学会这三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减少被骚扰的几率
2025-01-04
大连适合什么
2025-01-17
鞋财入库什么意思
2025-01-25
算命的说破财消灾什么意思
2025-01-26
夫妻生肖相克相冲
2025-01-25
生命树指的是什么?
2025-01-31
起名带有木字女孩
2025-02-02
门口有电杆怎么办风水
2025-01-28
标签云
迪肯风水头条 孕知网 亿洋易学 道情家园 曲大夫助孕 肆伍易学网 天慧星座网 巧农网 玖爱星座网 七七爱生活网 风水小六 星座爱 我好孕网 风水人家 孕好网 历史时间网 伍贰易学网 助好孕 糗百网 来福网 风水388 南汇助孕网 叮当历史 巴巴百科 就识趣 速配精选网 道法网 看测运势网 星座袋 包天龙运势网 涛达理财网 古文头条 好孕堂 易学新知网
© Copyright 九六易学网   沪ICP备2024073332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