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六易学网 九六易学网
  • 首页
  • 首页
首页 > 民俗道艺

晋北应县端午节一记应县过端午节的传统特色与塔乡美食三品

2025-11-04 09:07
繁體中文版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大节日。在民间、在道教、在官方都有各自的讲究和各自的纪念法,各地民间又有各自的特色,应县人过端午节祭屈原、吃粽子与全国一样的同时,也有自家的过法。

应县在晋北雁门关外塞上,曾称代郡丶金城丶应洲,已有2350多年历史,应县现有33万人口,是晋北文化旅游大县。人文历史既有远古纯朴又具现代文明。文史学家力高才先生著《应县曾出过九位皇帝》中云:应县人杰地灵,不是故弄玄虚,而是从古到今不争的事实,据我考证,在五代时期,应县曾出过九位皇帝 。应县还是杰出的女政治家丶军事家辽代萧太后老家。萧太后只是出生于应县的太后之一,应县共出了三位太后。还出过三个宰相,一个状元。文人墨客数不胜数。

也许应县经历太多。今在此,略说应县人过端午节的特色。

一, 应县端午节特色

1,房屋院落装扮

应县人家过端午节,首先是在初一前要搞环境卫生大扫除,就连墙角和炭房柴草堆也要整理一凡,初一大清早,不见太阳,家家户户的家庭院落房屋的大小门上丶窗口上都贴着用五彩油号纸编制的三角符或六角符和从野外採回的艾叶,还贴剪纸大红公鸡。这项用剪纸大红公鸡是传统工艺剪纸活,是每户人家的主妇提前剪好,是在姑嫂妯娌们都有合作与分工,她们互相交换着大小丶颜色丶花样都不同的剪纸红公鸡,她们将各有特色图案的剪纸红公鸡,再用黄纸或绿丶兰丶黑色纸当乘底,配上用五彩纸编造的骏马符或吴公符,水缸外面贴上绿色配黄底的剪纸蝉蜍,这不竟具有护宅避邪驱毒功效,还有广聚财源寓意。

等这一切装扮就续后,街头巷尾出地劳作的人们也陆续汇集,他们都要边走边赏鉴着每家每户端午节的新气象,这一派入夏的农家新气象普展在朝霞的映照中,在当今的城里人眼中,那是影视大片的美境。我有幸从此美境中穿梭走来几十年,跟着奶奶和妈妈学着剪纸丶编符丶搓花线绳,也曾是参与打造过此中美境的小辈人。

2,人身装扮

应县人过端午节,随着环境卫生的清理,而个人卫生的进行同样认真。此期间,大供家的家长们要给每位家人换夏衣,或给衣料或给钱。人人手腕都要戴上用五色线拧成的花线绳儿,十二周岁前的儿童肩背上也要戴上与门窗同样的三角符或六角符加艾叶儿和马符,我幼时享受过此项的全程。是奶奶和妈妈边给子孙们戴边说:"戴上符有人扶,戴上艾有人爱,戴上花线绳儿有人吻嘴唇儿 "。或奶奶或妈妈给我们戴好后,她老人家们真的都要亲亲的狠劲的吻子孙们的嘴唇儿。

3,塔前唱大戏

应县的端午节,年年木塔前辽代街广场唱大戏。应县从汉代起,已是交通要道和商贸区,积累着厚重的多民族多元化的人文历史,这里的风土人情文明高雅。有坐落于县城的古建筑一木塔,木塔也是世界唯一纯木结构的楼阁式建筑,塔高67米,直径宽31米,辽清宁2年修建,是国务院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此,应县专修辽代街与之呼应,木塔远观巍峨壮观,近看与辽代街辉映,走在此地如置身于金戈铁马,群雄四起的契丹大国都城。应县因木塔而得名塔乡,应县人因塔而被称为塔乡儿女或塔乡人,应县相关单位所办刊物也有《塔乡儿女》。木塔是应县的名片。塔乡及应县端午节塔前唱大戏从有塔始而至今,唱大戏在历朝历代历年中,均是由官方相关单位与民间共同组织出台的传统庙会的大型公益文艺活动。

二, 塔乡端午节美酒与美食

塔乡还是美酒美食之乡,塔乡人过端午节,好多人家要喝由萧太后赐名,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用塔乡名井一金凤井水酿造的梨花春酒,也喝雄黄酒和雄黄汤吃油炸麻叶。

塔乡人过端午节, 还有决不可少的就是端午节必品的三种当地美食,这却正是应县独特的民间遗珍。塔乡人过端午节的美食三品是塔乡人过端午节必吃的冷食食品,即为一品软、顽、精凉粉;二品吃滴溜儿;三品嘎吧莲花豆。此三品如吃粽子同等重要,其讲究是端午节吃此冷美食,使人体内清凉丶泻火丶去五毒。

我在六年前,曾用《塔乡三品》为题,将应县端午节的传统三种冷美食在北魏风网《塔乡儿女》《应县文化丛书散文篇》等多家书报和网络媒体平台祥介。

现将《塔乡三品》再续后:

1、品软、顽、精凉粉

走在塔前辽代街,鳞次栉比、古朴典雅的建筑物上悬挂的楹联牌匾耀眼风光。里边夹杂着独具特色的商家店铺。在这目不暇接中,耳中传来此起彼伏:"喝凉粉、吃滴溜儿"的叫卖声。我的目光随叫声到了一家应县名吃店,只见窗上红纸黄边的凉粉,滴溜。醒目引人。店内柜台上,陈列着"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碗碗瓶瓶水,红红的辣椒油、绿绿的香菜,黄籽红皮的辣椒,黄绿白相间的大葱丝,应县特有的黑豆腐干儿,绿色的黄瓜丝儿,乳白色的蒜泥汤,当然还有酱油和绝少不了的老陈醋,醋邻居是清泠泠的盐水汤,这五颜六色的吃和喝我已数不过来,却又发现玉洁的大棵珍珠也放在这里?好奇心邀我疾步进店,原来是放满青花瓷大海碗的去皮儿熟鸡蛋。且不论你是饥肠辘辘的人,还是饭后散步漫游的老食客,到了这里都得注目,只有好好地定睛细看。

我在别地也吃过凉粉,唯有应县吃凉粉叫"喝",这"喝",可能因太满先喝?还是因应县凉粉确实是喝而得名呢?应县凉粉是用擦子擦成圆长丝,用筷子挑起来也不断,这软、顽、精的劲道就出来了。别地凉粉是用刀切成四楞条状,圆和方,吃和喝的区别,使口感有天壤之别。要把应县凉粉"喝"出个正宗味儿,必须配上珍珠蛋。珍珠蛋吃法更具特色,也用圆口细擦子,擦在凉粉上边。青青的凉粉,白白的蛋清,黄黄的蛋黄都是一丝一丝的。再披上辣椒、芝麻、香菜、酱油和老陈醋,等等佐料,名吃店各家都有佐料秘方,店主征求你的建议给你搭配"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轻重。她还要问你,要不要莲花豆?当满碗圪堆的一大碗凉粉放在你面前,你无法用手端,先得趴下大口大口狠喝几口,再端起拌匀后,你就别有风味的喝吧。那一条条的凉粉丝就像小鱼滑着进你肚,香味溢出你口,不用喝梨花春酒己醉。这美妙动听的食文化交响乐的演奏,乐器就是碗筷、豆儿、凉粉和七彩调料。我多次演奏"喝凉粉",爽!酷!贼棒。

东西南北上下中,万里土地万里生。大地之母养育万物,在这里汇聚了许多。还需谈谈马铃薯。它们是土里藏,土里生,所有的吃喝铺盖全是土,在土里睁大眼瞪小眼的滋生出大大小小一窝窝一串串孩童,当成熟后,全家无私地奉献给人类。而人类为它们的奉献和生存特性叫它们土豆,有的地区又因它们生长在丘陵山区,也叫山药蛋,也简称山蛋或山药。也许你要问,土豆跟主题有什么关系呢?有,是直接的关系,凉粉是用淀粉做的,淀粉的妈是土豆。

土豆是大秋植物,秋收回仓后,农家筛选过冬的下窖储藏,留下部分提取淀粉。提粉要把山药擦成泥,擦山药擦子是用钢钉把铁皮打穿破茬,将破茬铁皮的平面靠木板钉好,这叫磨擦。将洗好的山药在磨擦上,上下左右转圈磨成泥,这是传统手工磨粉法。如今用打山药机。将山药打成泥,在用大量的水,反复搅拌使淀粉沉入水底,浮在上边的是瓤子。经过几次打澄,淀粉与瓤全部分离,瓤喂鸡猪,淀粉晾干储藏备用。用淀粉能做粉条,粉片,玻璃饺子、拔锅儿面等多种吃法的主付食,凉粉只是其中的一种。

做凉粉的过程也让你叹为观止,道道工序都很讲究。先把定好比例的淀粉和水勾兑成糊糊,再将一定比例的水在锅里烧开,主厨一手用铜勺(铜厨具最好),一手将勾兑好的淀粉汤细水长流地流入锅内,锅内的水要始终保持沸腾,用勺转圈搅,最初定下转圈方向坚持不变,如乱搅就破坏了它的软、顽、精和爽口的味道。当搅熟之时,还要放进一定比例的白矾水,再继续搅合勾兑匀,盛在碗、盘,木匣里,摊匀、晾凉。之后再浸在凉水里,用水也很讲究,应县有金凤井,梨花春的酒和打凉粉最正宗的水就是金凤井的水。

2、品吃滴溜儿

俺塔乡的名吃太多,那远的看不见的就不说,你就看这里金湛湛的滴溜儿。店主边说边用手磕碰着桌上一个大盆,我边吃边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那不是才出生的小蝌蚪吗?店主热情地边笑边说:"它们叫滴溜儿。"呵呵,我知道,滴溜儿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母亲大人常给我们改善生活的美吃。尤期是在盛夏的中午。吃了爽口的滴溜儿,充实体质,消除劳累,还是避暑养生的多元化美食。

滴溜是用玉米面为主料,放一定比例的白面搅拌匀后,也用一定比例的水拌成糊糊状,打糊时要勾兑一种叫筋蒿的原料,就像凉粉加白矾一样,它们起的共同作用就像预制板的钢筋。这些吃食,内在的奥妙太多,它的作法与凉粉作法基本相同,熟后也是湖湖壮。还有一大不同之处,凉粉是晾凉吃,所以叫凉粉。而滴溜儿是熟后,在事先备好的凉水盆上,将湖湖盛在漏勺里,你轻轻地摇摆漏勺,使糊糊通过漏勺滴之溜儿之地进入水中,像小蝌蚪活灵活现游在水里,一串串一行行看得真好玩。(少时母亲大人作滴溜。我拉风匣)滴溜儿已成,立马能吃,吃滴溜儿的调料与凉粉调料相同,当然要配莲花豆,才美味大增。口味轻重除店主调配后你随手自加。闻滴溜儿清幽芳香,吃滴溜儿是浓浓的玉米甜味。这一道美食大名,就因它的做法而来。乡谚:玉米圪钵玉米粥,改善生活吃滴溜。在塔前我吃瘾不散,喝一碗吃-碗。总蒜过把贼瘾。

滴溜的好吃,现已登上大雅之堂。成了招待远客贵宾的具有浓重地方特色美味小吃。当初吃它是粗中找细,当今吃它是细中找粗,仅仅一种小吃也在随时代而派用场。但有一条不变,那就是,不管你哪时吃,只一个――贼好吃。

滴溜来于玉米,玉米又名玉茭,棒子等。是高杆草本大秋植物,盛产北方,品种多,因品种不同,生长期也不同。是塞上黄土高源的首位高产植物。是上世纪当地人的首位主食。

3、品嘎吧莲花豆

是不是食欲大振?再说莲花豆,莲花豆更好吃,是用大豆做成,做莲花豆要把大豆用凉水浸泡到崭崭亮亮,肥肥胖胖,白白嫩嫩,它们的衣服崩破出茅时,此时给它们脱掉外衣即去皮,再把浮水晾干,用胡麻油炸,豆瓣进油锅发出滋滋作响,香味儿满屋四溢,邻居和路人都能借光吻香。锅里的油像一池碧水,而豆儿经过在碧水里历练,像盛开的朵朵莲花,飘在池面的碧波上(豆瓣熟了),也是采莲(豆出锅)的时候了。把采出的杏黄色莲花装在青花瓷盘,吃咸放盐,吃甜放糖,吃五香嘛那就不用说了。莲花豆还有不去皮的,给它穿上开襟祆(肚儿中破皮),其佘过程和上面去皮豆相同。莲花豆名大概也因此而得名吧?

吃豆儿发出嘎巴嘎巴的响声,那脆生生的响声是和你交流:我到你嘴里是胡麻油的香味儿,被你细嚼慢咽,还有甜甜的豆瓣香,给你补蛋白质和钙,你说咱们好不好?喝凉粉的香味加上咬着莲花豆的香味,让你香个够。莲花豆在这里是配角,单吃莲花豆是主付食兼顾,是具色香味兼营养的好食物。

莲花豆来于大豆,大豆是花科夏天植物,杆高上腿弯,叶似豆半形,开白花,接豆角,成熟期间由绿变黄变黑,全身黑就巳熟。大豆在塞上种植与小麦生长期相同。在豆花正开时,你站在地头上远望豆田,似乎站在了更美的天然油画前。豆角黄时是吃生豆或吃熟大豆角之机,在那个季节我吃过鲜豆角,贼好吃。

文化大县的应县,干啥也有特色,配上莲花豆的滴溜儿是喝说成吃,凉粉既吃也喝,这里的人们却一口咬定是喝。我每次都要满满地吃一碗,喝一碗,临走时再打包各样带一碗,店主把调料配好另装,辣椒和辣椒油又另装,她还告诉:不能冷冻,如冷冻了当解冻后就成了一堆烂糊糊了,现吃现放料,这样跟新鲜的一样。现在有真空包装、可以外运,方便游客,再另购几斤莲花豆,带回家细品。我在无意中与友人交流,大家都一样,都是喝吃嘎吧再带走的人,看来这样做是大有人在。

塔乡人过端午节的美食三品是端午节必吃的冷食食品,如吃粽子同等重要,其讲究是端午节吃此冷美食,使人体内清凉丶泻火丶去五毒。

晋北文化旅游大县一塔乡应县,人文历史积淀深厚,有待挖掘的仍很多,据悉,应县四大班子领导和全县民众,欢迎有识之仕到应县观光品评和对应县的人文历史挖掘整理。

晋北人过端午节家门上的装扮



晋北人过端午节幼女身上的装扮 脖子上戴了花钱绳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頻道《远方的家长城内外》搭播出塔乡名片朩塔 网上资料图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頻道《远方的家长城内外》搭播出塔乡名片朩塔网上资料图

(道教之音专稿转载请标注来源,图/文:柴文梅)

标签:
相关文章
宗教与传统节日系列之八 | 至治馨香 明德惟馨 —— 道香的传统与传承
七夕的浪漫精神传统与道教民间习俗
端午节假期安排
《不言之教》:全真首戒白云观,继承传统立仪范
端午节古诗4句 端午节古诗有哪些
这种传统方式改运招财 详细操作原理原来是这样
清明节剪头发 清明节剪头发是什么传统
端午节五彩绳不扔行吗 端午节五彩绳哪五色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农历
中国风水协会 中国风水协会追寻传统智慧
端午节的古诗4句 端午古诗有哪几句经典
端午节插艾草插几根 端午节插艾草几根
曲中有大道:传统曲艺与道教文化
中秋节吃什么传统美食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有哪些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吗 端午节的历史渊源
端午节福利方案
腊八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关于腊八节的古诗词有哪些
属马的端午节出生的孩子命运解析
谷雨为什么吃香椿 谷雨吃什么传统食物
2018年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全部评论
热门文章
自己租房风水怎么看 这几类房子建议不要租 不然倒霉至极
2025-10-08
想查男人出轨,这几招足够了
2025-10-25
这些卧室风水知识可助你招财改运 梦想求财的你赶紧看看
2025-10-10
为什么不能乱说自己是童子命?
2025-10-06
八字测婚姻幸福度,看哪些女人最受宠
2025-10-08
推荐文章
民间最有效的招财方法
2025-01-13
梦到被坏人盯上是什么意思?梦到被跟踪了
2025-02-01
被同事骚扰怎么办 学会这三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减少被骚扰的几率
2025-01-04
大连适合什么
2025-01-17
鞋财入库什么意思
2025-01-25
算命的说破财消灾什么意思
2025-01-26
夫妻生肖相克相冲
2025-01-25
生命树指的是什么?
2025-01-31
起名带有木字女孩
2025-02-02
门口有电杆怎么办风水
2025-01-28
标签云
迪肯风水头条 孕知网 亿洋易学 道情家园 曲大夫助孕 肆伍易学网 天慧星座网 巧农网 玖爱星座网 七七爱生活网 风水小六 星座爱 我好孕网 风水人家 孕好网 历史时间网 伍贰易学网 助好孕 糗百网 来福网 风水388 南汇助孕网 叮当历史 巴巴百科 就识趣 速配精选网 道法网 看测运势网 星座袋 包天龙运势网 涛达理财网 古文头条 好孕堂 易学新知网
© Copyright 九六易学网   沪ICP备2024073332号-9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