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六易学网 九六易学网
  • 首页
  • 首页
首页 > 道教文化

《道门十规》讲座 第二讲 学道就要诵经礼忏,

2025-04-19 09:20

《道门十规》讲座 第二讲 学道就要诵经礼忏,修持守静(下)陈耀庭

上两次我们讲了《道门十规》的两条规戒。

一是道教源派, 讲的是关于道教的宗派源流,道教宗派很多,但是他的根源是一个。因此,学道的人要学习根本,不能忘记根本;

二是道门经箓。 讲的是关于道门经箓,道门的经典很多,各种经典的传承各有来源,他们的的内容各有侧重。道门中人应该如何读经、念经;

通过学习,我们的思想上应该明确四条:

第一,道教以道为最高的信仰,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

第二,道教各宗派一律平等,各宗派必须相互团结、相互支持。

第三,道士必须恭敬神明,焚修香火,诵念经诰。

第四,道士念经必须洗心涤虑,口诵心诵,不得嬉笑谈谐,思念不专。

今天,我们继续讲《道门十规》的第三规,坐圜守静。讲两个问题:

一,坐圜守静的主要内容:

坐圜的圜,意思是围起来的、圆形的地方。北京的天坛里面有个圜丘,就是高出地面,用汉白玉栏杆围起来,供皇帝祭天用的地方。坐圜,就是指修道的人要同世俗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在与世隔绝的地方打坐守静。

张宇初说:坐圜守静,为入道之本。张宇初在这里把坐圜守静提到了入道之本的高度。为什么这样说呢?张宇初认为盖太上立教度人,正为超脱幻化,了悟生死。若非究竟本来,了达性命,则何所谓学道之士也。这就是说,我们创立道教的目的是为了度人。就是要使人超脱人世间的一切烦恼,彻底地明白人的生死的道理。如果一个学道的人不能明白人生的真谛,不能彻底明白人的性命由来。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学道的人。张宇初引用了道经里的话,经曰:积心善行,绝世所欲,不兴妄想,无有染著,不滞有无,永绝生灭,是名真人。经文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够不断地自觉做好事,(积心就是处心积虑 的意思,积心是自觉的行为。)如果能够断绝世间的欲望,在思想上不产生胡思乱想,在行为上不沾染是非,在心理上不计较有无得失,把生死看得自然淡薄一点,不把它放在心上。一个学道的人如果能做到这样,那么他就是一个真人,也就是,一个得道的人。

下面一段,张宇初批评了社会上对于道教正一派的误解,着重谈了正一派也要修性命,也要坐圜守静的问题。张宇初说:近世以禅为性宗,道为命宗,全真为性命双修,正一则惟习科教。近世指的是元代和明代初年之时。以禅为性宗的意思是,将佛教的禅宗作为修性的宗教。什么是修性?修性就是追求精神的解脱。张宇初说道为命宗,这句话的意思是,将道教作为修命的宗教。什么是 修命?修命就是追求肉体的长生。全真道派是性命双修的道派,就是既要肉体的长生,又要精神的解脱。当时社会上的人认为正一道派只是演习斋醮科仪。似乎正一派是不修性命,不要坐圜守静的。这些看法是当时社会上对禅宗、道教、全真派、正一派的看法。这样的看法至今仍然还是有影响的。因为从当今的正一派道士主要活动来看,仍然主要是科仪。从表面上看,正一派的道观中,既没有关于修炼性命的功课,也没有布置修炼性命的场所,也就是没有圜。所以,现在社会上的人们仍然认为正一派道士只是演习科仪,并且以科仪经忏的收入养家活口,正一派道士只是以道教作为谋生的手段。

张宇初是不同意这些看法的。所以,他接着说:孰知学道之本,非性命二事而何?虽科教之设,亦惟性命之学而已。若夫修己利人,济幽度显,非明性命根基,曷得功行全备?张宇初在这里连着用了二个反问句。他说,任何人都知道学道的根本,就是修炼性、命这两件事情。除了性命这二件事,又有什么呢?这就是说,道教的所有宗派,都是以修炼性、命二件事情为基本内容。全真派是如此,正一派也是如此。道教虽然有斋醮科仪的设置,但是,斋醮科仪也是包含着性、命修炼的内容。一个正一派道士如果做斋醮科仪,修炼自己,方便别人,救济幽魂,度化亡魂,他如果没有弄清楚修炼性、命的根基,他怎么能做到斋醮科仪的行为功法完全准备好呢?这就是说,张宇初认为,一个做科仪的正一派道士,也要修炼性命。只有修炼性命,才能功行全备,才能在科仪中,做到修己利人,达到济幽度显的目的。

张宇初说:况自上古以来,太上历劫化现,诸师之修炼成道,皆自静定之工,庶得道克功就,神通自在。意思是说,何况自上古以来,太上老君不断化身下降于人世间,道教的各位先师都是依靠修炼才能成道。他们都是依靠静定的功夫,才得以学道成功,才获得自在的神通。如果这些先师不静定修炼,他们是不可能得道的。

下面,张宇初着重介绍了全真派的坐圜守静。上面我讲过,张宇初受明皇朝的命,统领天下道教,因此,张宇初当时是正一派和全真派道士共同的领袖。张宇初没有狭隘的宗派观念,对于全真派的长处,张宇初同样给予肯定,并且要求正一派道士也来学习全真派的修炼方法。

张宇初说:迨(音代)宋金之初,重阳王祖师遇锺吕之传,始立全真之教。盖本经曰:养其无体,体故全真。是教则犹以坐圜守静为要。迨,等到的意思。等到宋代、金代开始的时候,王重阳祖师得到了锺离权和吕洞宾的真传,(这里的锺指钟离权,吕指吕洞宾)开始建立全真教派。全真教派的经文说:修炼他的无体之体, 所以他的体能达到全真。这个教派就是以坐圜守静为最重要的修炼方法。

张宇初接着介绍了全真派的祖师和一些高人。五祖则太上、东华、锺、吕、海蟾也。七真则丘、刘、谭、马、郝、孙、王也。其下绵延,暨王、苗、祈、完之辈。殆今学之者众,皆以真功实行为本。这里说的五祖,指的是北五祖:太上老君、东华帝君、锺离权、吕洞宾和刘海蟾等。七真,指的就是王重阳的七个弟子,丘处机、刘处玄、谭处端、马钰(丹阳)、郝大通、孙不二和王处一(玉阳)等。再下面就是从七真绵延下来的七真的弟子,王是王志坦(1200-1272),苗是苗道一(生卒年不详),祈是祁志诚(1219-1293),完是完颜德明(生卒年不详)等等。张宇初说,明代的时候,也就是他处的时期,学习全真道的人是不少的,不过,他们都是以修炼实践作为修道的根本。

关于全真道派的修炼,张宇初将它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拜师收心。张宇初说: 其初入道,先择明师参礼,开发性地,悫(音确)守修真十戒,白祖师、冯尊师堂规等文,收习身心,操持节操,究竟经典。全真道士入道首先要拜师傅,执弟子之礼。由师傅开示,启发学道人的道性。而入道的第一步,就是遵守各种规戒。悫,是诚实的意思,就是老老实实地遵守修真十戒。修真十戒是宋元时期南方道士共同遵守的戒律。它的全文收在《修真十书》的《杂著指玄篇》中间。在《道藏》的第四册,第630页。 修真十戒就是十条戒律。例如:第一条就是不得阴贼潜谋,害物利己。当行阴德,普济众生,等等。白祖师,就是南宗祖师白玉蟾。冯尊师,所指何人,不太清楚。姓冯的著名道士,从南北朝起,有很多。从张宇初的文章看,张宇初称白玉蟾为祖师,称冯为尊师,估计冯尊师是元代或者明代时期的高道。所以,可能是元代的全真派高道青云子冯道真(1189-1265)。白祖师和冯尊师的堂规,就是他们收取弟子时,对本门弟子的规戒要求。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不过,张宇初还是把这些戒律和堂规的要点提取出来,就是后面说的三点:收习身心,操持节操,究竟经典。收习,就是收敛。把自己的身和心都收敛起来,一切行为都按照规戒的要求去做,使自己的行为保持节操,同时不断去学习和研究经典。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先管好自己,管好自己的身体,管好自己的思想,从思想上先入道。

第二个步骤是择地立庵。张宇初说既知入道之门,然后择山水明秀、形全气固之地,创立庵舍,把茆盖头,聊蔽风雨,风餐露宿,水迹云踪。在思想上入道以后,要在物质上保证学道的条件,于是就要立庙建观。立庙建观,一定要看风水。风水好的地方一定是有山有水,山清水秀的。而且一般总是山在后,水在前,依山傍水。山水之形齐全,南北东西之气,就能在庙观所在之地贯通、汇集、平衡、凝固,庙观就能兴旺发达。庙观创立之初,总是十分简陋的,因此全真派的道观开始总是称为庵舍,茆就是茅草,把茆就是用扎成一把一把的茅草盖在房顶上,姑且(聊)遮蔽风和雨。在这样的条件下修道,其修道生活基本上如同风餐露宿一样,生活也是飘忽不定的,如同水在流,云在飘一样,水迹云踪。这里说到学道人的生活,在开始创业的时候,是非常艰苦的。而且就是把这种艰苦的生活作为磨练自己学道意志的考验。

第三个步骤是结伴修道。张宇初说次结道伴,惟务真素朴实之人,晨夕为侣,供送饮食,草衣木食,箪食瓢饮,但获止饥蔽寒而已。这里,张宇初仍然讲的是修炼的物质条件。上面说有了住,这里说需要道伴,需要日常生活的供养。道伴指的是一起修道的人。修道要有道伴,一方面是因为修道生活非常艰苦,非常单调,所以需要有道伴相处,帮助解决心理上的障碍。另一方面是因为修道生活需要有物质供养的保证,还是要做许多生活的琐事,要由大家分担。因此,一个人摒世隔绝去修道是修不成的。张宇初在这里讲到了选择道伴的标准,就是要选择真素朴实之人,也就是要选择作风朴素、真心实意的人,不要选择追求享受、花言巧语、油头滑脑的人。有这样的人帮助你修道,那么,修道时候的吃供送饮食;修道时的穿草衣木食;修道时的饮箪食瓢饮,就会得到保证。张宇初这里说到的修道生活的水平,那是非常艰苦的。这个水平也就是止饥蔽寒而已。用社会上的话说,仅仅是肚子不饿,穿得不冷而已。各位如果到青城山去,如果不是在他们的对外的餐厅用餐,而是同道友们一起用餐,那么,在青菜、泡菜之外,再来一盆油炸花生米,就算招待客人了。白果炖鸡,那是卖钱的。青城山的道友自己是不吃的。当然,他们出访外地,或者到了香港,坐在宴会席上,那又是一会事了。

第四个步骤是百日立基。张宇初说直候百日立基,十月胎圆,三年圆毕,或留圜,或出定,惟断绝人事,情消缘灭,去来自由。在有了思想准备,有了物质基础以后,修道的人可以安心下来开始修道。张宇初对于修道过程的叙述,说的就是修炼内丹的过程。这个过程,从明代起,一般都将它区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百日立基。立基就是筑基,意思是说,人的元精、元气和元神,随着人的世俗生活的纷扰,已经有了消耗和亏损。道士修炼就要填补自身已经存在的亏损。至于结了婚的人,更是由于房事,耗精缺阳。有些内丹家们说,人都成了一只竹篓子。立基就是要填补亏损,也来打个比方,至少要把竹篓子炼成一只不锈钢锅子,不至于随进随漏,身体成为一只空壳子。百日立基说的是立基需要一百天,一百天这是一个大致的说法。各人情况不同,会有差异。有人需要百日,有人可能不需要百日,有人可能百日还不够。

第二阶段是十月胎圆。胎就是内丹的丹,从筑基完成到炼成内丹起码要十个月。那么,怎样修炼内丹呢?男女的丹法不同,各家的丹法也不同。以男丹而言,明清期间最为流行的《性命圭旨》中的功法,就是通过炼精、炼气、炼神等三个阶段。炼精的精是元精,不是人身的交感之精,修炼元精就要断绝房事,使人身体的交感之精不泄漏。炼气的气是元气,不是人身的呼吸之气,修炼元气就要使人身的呼吸之气缓慢微细,一直到感觉不到有气的出入。炼神的神是元神,不是人身的思虑之神,修炼元神就要使人的思虑之神自然泰定,即使泰山压顶也能不动神色。男丹功法,通过炼精、炼气和炼神,修炼的人神凝气住,汇聚于丹田,也就是脐下三寸之地。如果汇聚之气能够在丹田住定下来,那么就称为结胎。据丹法书上描写,汇聚在丹田里的气,团团滚动,有的说如同白色的鸡蛋,有的说如同白色的银团。(李锡庚生前曾经对我说,有功夫的人死的时候非常痛苦,两根白色的鼻涕伸进伸出,他说这两根白色的鼻涕就是没有解除的丹法生成的内丹。后来在一本内丹书里,我看到,李锡庚的话是有依据的,这两根鼻涕柱子,被称为银柱,是有功人临死时的标志。因为,功法没有及时解脱,所以要死也死不成,弄得人非常痛苦)那么胎圆时的状态,又是怎样的呢?据明代的伍守阳说,修炼的人达到胎圆,就是阴尽阳纯,胎圆丹成。其标志就是二气俱无,食脉两绝。就是说,修炼到既没有呼的气,也没有吸的气,二气俱无。把一根羽毛放在鼻子底下,竟然不动。修炼到不需要吃饭,血脉里没有脉搏,食脉两绝。虽然是二气俱无,食脉两绝,可是,修道人没有一丝一毫昏昏沉沉,头脑仍然清清楚楚。这里,绝不要把二气俱无,食脉两绝,理解为人闷死了,饿昏了。女丹功法与男丹功法不同。道姑的修炼绝对不能用男丹功法,因为身体条件不同。道书中说:男子修成不漏精,女子修成不漏经。这里的经,就是月经。女子修道在收心和养气以后,最重要的一条是斩赤龙,就是断月经。另外,女子行气凝聚的地方,不在脐下三寸,而是在胸部。《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称:山头并海底,雨过一声雷,就是这个意思。我记得90年代初,我在四川博物馆的王家佑先生那里作客,正巧碰到青城山的道姑来向他请教女丹功法。王家佑先生反复告诫她,行气的终极之所,也就是结成女丹的地方,不像男子是在脐下,而在心口。如果女丹修炼用男丹功法,结果就会造成血崩。

第三阶段是三年圆毕。炼成内丹可能并不需要三年,但是炼成以后,还需要反复巩固修炼的成果,因此要花费三年,甚至三年以上的时间去圆熟内丹。一个内丹功夫圆熟的道士,自然是断绝人事,情消缘灭,去来自由。去来自由就是阳神出游。据说,能够阳神出游的人,心指天门,发两眉间及印堂之光,就可以阳神出游。阳神出游的时候,据说是乘火龙在天上遨游。神游的人,神气全,阴阳备,形体胖,声迹殊。不过,能够神游的人,一定是要炼成内丹以后,才能做到的。

一个道士要完成这三个阶段的修炼,需要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坐圜守静。因此,张宇初认为坐圜守静是学道、修道、入道的根本。我想,现在钦赐仰殿的房间充裕了,是不是也置一间专门用于坐圜守静的房间,放一点蒲团,大家学会打坐。佛教称禅房,全真派称云房,我们可以恢复陆修静时代的称呼,称为靖室。每天在规定的时间,轮流到靖室来坐圜守静。我想,只要坚持下去,清心寡欲,对于各位的身体和心情,一定是有好处的。不过千万不要像鲁智深那样,一进禅房就倒在蒲团上面,呼呼大睡。

接着,张宇初谈到了在坐圜守静的时候,可能遇到的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入道以后如何对待接受供养的问题。张宇初说:其或有力之家,布施斋粮衣钵,随分自给而已,不得妄贪过取,亦不得假设夸诞之辞,惊世骇俗,务吊虚名。修道的人,自己可以种田生活,但是,也可以接受布施。不过,接受布施也有原则。张宇初说到,如果碰到有经济力量的施主,给我们布施粮食和衣服。我们随时拿些自给自足而已,不可以胡乱贪心和过多掠取。在收取布施的时候,我们也不可以说过头的假话,做出惊世骇俗的事情来,追求一些虚名。这个问题是一个入道的人如何对待施主供养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入道以后如何对待极端艰苦的修炼生活的问题。张宇初说:其补破遮寒,乞食化衣,真功苦行,槁(音:高)木死灰,乃磨励身心,分内之事,庶不负四恩,殃及九祖。苟或退怠,则群魔作障矣。意思是,修道的生活是极其艰苦的。一个修道的人,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只能遮挡风寒。一个修道的人,沿街讨饭讨衣服,追求的是修炼的真功苦行,对于物质生活和种种人间关系,一定要像枯槁的木头,像熄灭的死灰一样。一个修道的人,过这样的艰苦生活,要把它当作是一种考验,就是把它当作是磨练自己的身心的事,当作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样才不会辜负四恩。四恩,是佛教的词语,指的是父母恩、师长恩、国王恩和施主恩。或者指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和三宝恩。不会有害于九祖。九祖,泛指历代祖先。不致有害于历代祖先。张宇初特别指出,如果我们的修炼,不能坚持到底,始终如一,那么一定是由于群魔障碍的缘故。

第三个问题,是入道以后如何对待修炼的道伴的问题。张宇初说:其供圜道伴,竭力扶持,寒暑疾厄,务尽勤劳,亦积己之功,成人之善也。不得假以禅宗棒喝,互争人我,取世非议。意思是对于一起入圜的道伴,一定要相互扶持。如果碰到冷暖天气,碰到道伴得了疾病和灾难,我们一定要尽力帮助,不怕劳累。这样的事情,既是自己积累善功,又是在帮助别人。对于自己的道伴,我们不能欺负别人、你争我夺、争名夺利,让社会上的人批评笑话我们。禅宗的当头棒喝,原来只是用警惕的语言来提醒佛教徒,后来就演变成拿着一根包着布的棒槌敲听话人的头。当头棒喝,在外人看来,就有了侮辱人的味道。不过,在佛教圈中的人来说,并没有侮辱人的感觉。总而言之,要热情地对待修炼的同道。

第四个问题,是入道修炼如何学习丹经的问题。张宇初说:所究丹经,惟《石壁记》、《龙虎经》、《参同契》、《悟真篇》、《翠虚篇》、《还源篇》、《指玄篇》、《大道歌》、《崔公入药镜》、《金丹四百字》并诸仙语录,皆诱人修真入圣之梯航。修道的人,要研究丹经,不过社会上流传的丹经很多,而且,也可能有假冒伪劣的东西混在里面。所以,张宇初要求我们学习这些点名丹经。丹经是引导人修炼入道的扶梯和航船。张宇初列举的十部丹经著作,包括有:

《石壁记》,指的是《太清石壁记》,是一部丹书。《新唐书》有著录,可能是晋代人苏元明写的。收在《道藏》第18册763页。

《龙虎经》,指的是《古文龙虎经》,是一部丹书。可能是宋代初年的书。收在《道藏》第20册33页。

《参同契》,指的是《周易参同契》,是一部丹书。可能是东汉魏伯阳的书。收在《道藏》第20册60页。历史上先后有过许多注本。最著名的注是彭晓的注本和朱熹的注本。

《悟真篇》,也称《紫阳真人悟真篇》。作者是宋代张伯端。《悟真篇》也是一部讲内丹修炼的书。收在《道藏》第2册910页。

《翠虚篇》,作者是宋代的陈楠。是全真派南宗的丹书。收在《道藏》第24册202页。

《还源篇》,作者是宋代的石泰。是全真派南宗的丹书。收在《道藏》第24册212页。

《指玄篇》,作者是宋代的石泰,收在《修真十书》之中。在《道藏》第4册605页。

《大道歌》,可能指的是《大道论》,署名周固朴著。是一部讲内丹修炼的书。收在《道藏》第22册898页。

《崔公入药镜》,作者是宋代的崔希范。用三言韵语概述内丹修炼的全过程。用语十分隐晦。收在《道藏》第2册881页。

《金丹四百字》,作者是宋代的张伯端。全文是五言诗诀,一共四百字。是一篇简要的内丹概说。收在《道藏》第24册161页。

以上这十部丹经,都是修道的人要悉心研究的。这些书是入道的门径和台阶。张宇初说:所宜潜心研究,庶无差匿。其旁门左道之言,不许经目留心,误己惑人。甚则毁谤经典,借证其非,则贻冥谴必矣。张宇初要求学道的人对于这些丹经应该潜心研究,并且不能遗漏和疏忽。对于一些旁门左道的书籍和言论,学道的人不应该去阅读,也不应该记在心里。因为,这些旁门左道的话会贻误自己,坑害别人。这些旁门左道的东西里面,有的还诽谤正宗的道教内修经典,还批评这些正确的丹经,称它们是错误的。这些旁门左道的人,必然会遭到冥谴,也就是要遭到报应,要下地狱的。

综合以上所说的,我们也可以将《道门十规》的第三规,订出二条新规来:

一是正一派道士也要坐圜守静,修炼内丹,并且与斋醮科仪结合起来。

一是学道修炼,要学习和研究丹经,按照功法的要求,循序前进。

标签:
相关文章
修真学道六个忌
湖南邵阳市佘湖山玉清宫举行古琴公益讲座
诸葛亮与道教结缘,正得力于他曾学道武当山?
“学道三年,道在天边”,这些年修的道都去哪里了
古意长安,道门大兴:唐代的长安城与道教
我想学道怎么入门 如何入门道学
黄老道家与民间术数——以出土文献为线索 讲座内容摘要
大明张天师评传丨张宇初:正本清源定《道门十规》
全部评论
热门文章
巨蟹男和巨蟹女配还是摩羯女
2025-09-11
龙年缺水的男孩名字 龙年缺水的女孩名字大全
2025-08-31
五行属木的女孩名字的字有哪些 五行属于土金女孩名字有哪些
2025-09-05
王姓四字名字大全女孩罕见 王姓四字女孩名字大全集
2025-09-06
星座命理测算免费
2025-09-05
推荐文章
民间最有效的招财方法
2025-01-13
梦到被坏人盯上是什么意思?梦到被跟踪了
2025-02-01
被同事骚扰怎么办 学会这三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减少被骚扰的几率
2025-01-04
大连适合什么
2025-01-17
鞋财入库什么意思
2025-01-25
算命的说破财消灾什么意思
2025-01-26
夫妻生肖相克相冲
2025-01-25
生命树指的是什么?
2025-01-31
起名带有木字女孩
2025-02-02
门口有电杆怎么办风水
2025-01-28
标签云
迪肯风水头条 孕知网 亿洋易学 道情家园 曲大夫助孕 肆伍易学网 天慧星座网 巧农网 玖爱星座网 七七爱生活网 风水小六 星座爱 我好孕网 风水人家 孕好网 历史时间网 伍贰易学网 助好孕 糗百网 来福网 风水388 南汇助孕网 叮当历史 巴巴百科 就识趣 速配精选网 道法网 看测运势网 星座袋 包天龙运势网 涛达理财网 古文头条 好孕堂 易学新知网
© Copyright 九六易学网   沪ICP备2024073332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