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六易学网 九六易学网
  • 首页
  • 首页
首页 > 丹道养生

道医养生笔记丨《养生三要》:简洁明了的养生重点

2025-06-09 09:32

[摘要]当代养生流行,然而人们太过沉迷于“养生之术”而忽略了“养生之道”。本文作者之指出,人们要先明养生之要为精气神,再佐之以恰当的修养方法,才能更好运用养生方法,延年益寿。

文/吕方舟

说到养生,当代人往往都能随口说出几个保健的小技巧,譬如用艾叶泡脚、按摩涌泉穴、敲胆经等等。但是问他们这些操作方法,具体保养的是什么内容,往往许多人答不上来。

这实际上也是当代养生的一个误区:我们太过沉迷于“养生之术”而忽略了“养生之道”;我们掌握了很多养生技巧,却不知道这些技巧的目的是什么,人体应该保养的又是什么东西。

所以,许多人看起来很花功夫在养生,但实际上却没有多健康,甚至越养生,越容易生病养生方法也是有讲究的,用的不对路,反倒会损伤健康的。

那么,养生到底是为了保养什么东西呢?《高上玉皇心印妙经》里载:“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可以说“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我们后世的各种保健方法,也都是对这三者进行保养。

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但很可惜,健康知识在传播过程中,人们多喜简厌繁,久而久之就出现我们上面所说的情况:只知道养生技巧,却不知道什么是“精、气、神”,以及这三者各自的保养要点。

关于什么是“精、气、神”,早几年我们曾有一篇文章(《道医告诉你:<高上玉皇心印妙经>里的“上药三品”究竟是什么东东》腾讯道学栏目,2016年7月7日)已详细谈到,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参阅。

至于精、气、神各自有何特点、应该如何保养、保养到什么程度,明代养生著作《养生三要》里论述颇为到位,且简洁明了,易于操作。今天我们就以这本书为底板,结合当代社会特点,来跟大家聊聊相关养生要领。

精

关于“精”的保养,《养生三要》开篇首先讲了精的生理特点:“盖人未交感,精函于血中,为由形状,交感之后,欲火动极,而周身流行之血,至命门而变为精以泄露焉。”

这是说精血同源,两者相互化生而成,且精又与生殖方面相关。人之生育,有赖于肾中精气充足。同时它指出,精是一身之根本,是神、气的物质基础:“元精在体,犹木之有脂,神倚之如鱼得水,气倚之如雾覆渊,方为婴孩也。”

然自此精泄之后,则真体已亏,元形已凿,惟籍饮食滋生精血

在精的消耗与补给方面,书中认为“十六而真精满,五脏充实,始能生子,然自此精泄之后,则真体已亏,元形已凿,惟籍饮食滋生精血”,即精之消耗,主要在于生育方面,而精之过耗,很大一个原因在于纵欲。

精之填补,主要来源于后天饮食精微,但是“所生有限,所耗无穷”,因此精少再虚耗,使得“五衰尽见,百脉俱枯”。基于此,《养生三要》认为,养生务必要“实其精”。

至于具体方法,书中提出五个需要注意的点: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

所谓寡欲,自然是指房事不可过度。此点在当代较为开放的社会更有意义。年轻人相火旺盛,欲望萌动,自制力较差,再加上一些情色信息的引诱,很容易出现纵欲过度的情况,这点务必留意。

目劳于视,则血以视耗;耳劳于听,则血以听耗;心劳于思,则血以思耗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人认为不同房甚至同房不射精,即不会有耗精的情况存在。对此书中特别指出“肾动则精血随之而流,外虽不泻,精已离宫”。从养生角度而言,欲望一起,心火亢奋,肾水已然被耗,精气已经耗损。至于射精与否,只是最后一个表现而已。

因此养生寡欲,不仅仅是同房不可过多,还要安宁心神,避免性欲频频。当然寡欲也不是禁欲,精气充盈之时,适度交接施泄有益身心健康;但精气未满,频频施泄,则会让身子始终处于一个亏虚状态,这是需要避免的。

再说节劳。如上所述,精血相互化生,故不仅要寡欲以减少精气的直接损耗,也要减少对血的消耗。所谓“目劳于视,则血以视耗;耳劳于听,则血以听耗;心劳于思,则血以思耗”。

人生诸事,过劳则都耗气血,且由于多数没有一个明显的生病、出血的表现,故皆为暗暗损耗,为人所不知。这种状态古人称之为“漏”,不声不响,滴滴答答,但日久消耗极大。性欲妄动则精暗漏,过思过劳则血暗漏。

此理如同当代手机后台程序太多,流量莫名其妙就用完了,因此养精首要要点,即是尽可能简单生活,寡欲节劳,减少这些“后台程序”。

酒为湿热之物,最易动肝火、壮心气,使人亢奋,故也当少饮

除此以外,聚精还要息怒、戒酒。怒则动肝气,肝主风木,心主君火,怒则风木生君火,扰动不宁;肝主疏泄,肾主闭藏,怒则肝气冲动,闭藏不得,因此还当息怒,以免伤身。

酒为湿热之物,最易动肝火、壮心气,使人亢奋,故也当少饮。暴怒好酒者,往往寿命不长,即此理也。

精气虚弱的人多想要进食些滋补之品,但进补不当反易造成新的问题。当代人经济条件宽裕,许多人没事就买些鹿茸、虫草进补,结果不仅气血没上来,反倒出现许多囊肿、肌瘤以及三高问题。

须知,此类物品,气味厚重滋腻,不易吸收,虽然营养价值丰富,却不一定能化生为人体精血。《养生三要》对此也有论述:“盖丰郁之味,不能生精;惟恬淡之味乃能补精耳”、“不论腥素,淡煮之得法,自有一股冲和恬淡之气,益人肠胃”。

世间之物,惟五谷得味之正,但能淡食谷味,最能养精

因而该书主张“世间之物,惟五谷得味之正,但能淡食谷味,最能养精。又凡煮粥饭而中有厚汁,滚作一团者,此米之精液所聚也,食之最能生精”。其认为五谷最能养人,而其中米油更是有益健康,此说符合临床事实,尤其在消化吸收能力偏弱的人调补方面,效果尤为显著,值得参考。

气

对于养气,《养生三要》同样先从生理状态入手。人身之气,有先天,有后天。所谓“人的天地之气以生,必有一段元气亭毒于受胎之先,道家谓之先天祖气是也”。

亭者,养育之意;毒者,熟之通假。故先天之气在成胎之前即存,人依此气生长成婴孩。出生之后,靠饮食呼吸获得后天之气而茁壮成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气即生命,因此作者认为,“养气之学,不可不讲,孟子蹶趋动心之说,所宜细玩”。

那么,气应该养到什么样才算是到位呢?书中指出“人身之气,各有部分……位各有定,不可相乱,乱则贼,大则癫狂废绝,小则虚实相陵,虚则痒,实则痛,疾病之生,皆由于此。”

气欲柔不欲强,欲顺不欲逆,欲定不欲乱,欲聚不欲散

养气,要养到“气得其位,安静充盈”。具体而言,就是“气欲柔不欲强,欲顺不欲逆,欲定不欲乱,欲聚不欲散”。柔、顺、定、聚四个字是《养生三要》首先提出的,其中柔字尤其值得玩味。

世人多以为,气当强盛刚猛,才能抵抗外邪侵袭,才能做胜任更多的工作。但实际上,人之死亡,无不源于阴阳离决。强盛刚猛者,其气多躁动不宁。躁动则阳气外浮,内里暗暗亏耗,久之则阴不涵阳,阳气独亢而暴死。

我们临床上也看到许多这样的案例,很多性格外向,做事雷厉风行的男女强人,他们的脉象往往弦硬有力,但是重按则空虚。他们看起来很健康,说话声音很大。可是到了中老年时期,则多容易发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严重的甚至会突发脑溢血,轻者也经常会有眩晕、失眠的情况,即是此理。

因此养气当使气柔,气柔则各安其位,气机顺达而气聚不散。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气柔不是气虚,人还是应该适当锻炼,保持健康,气柔是在健康的基础上,少作少闹、平和情志而得,切不可把柔养成虚了。

气柔则各安其位,气机顺达而气聚不散

养气之法,《养生三要》中附有两法。一是生活习惯的培养“养气者,行欲徐而稳,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直,声欲低而和,种种施为,须端详而闲泰。当于动中习存,应中习定,使此身常在太和元气中,行之久,自有圣贤前辈气象。”

我们上面提到了一个“漏”的概念,人之气漏,多于说话太多太过大声,行走过快事务过多。这些琐事每次看不出什么消耗,因此很容易被忽略,实际上他们总量加在一起,长期累积下来,是很耗气的。因此于生活起居行走坐卧之中,保持和缓,不扰其气,确是养生要诀。

此外,养气还可学习调息。虽说应当在生活中保持气机平顺,但一天工作生活,自然有松有紧,要时时气机平顺是不容易做到的。如此可以每天安排一个固定时间,调息静坐,使杂乱之气归于平和,也有功效。

书中所载调息之法如下:“初学调息,须想其气出,从脐中出,从脐灭,调得极细,然后不用口鼻,但以脐呼吸,如在胞胎中,故曰胎息。初闭气一口,以脐呼吸,数之至八十一,或一百二十,乃以口吐气出之。当令极细,以鸿毛著于口鼻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度。渐习渐增,数至久可至千。”

慢慢练习此法,可增加呼吸深度,减少呼吸频率,减缓心肺负担从而利于健康。但需注意,闭气不可勉强、不可急迫、不可苛求时长,顺其自然,慢慢进步。

神

“聚精在于养气,养气在于存神。神之于气,犹母之于子,故神凝则气聚,神散则气消”。精气神三者之中,神最为虚无缥缈,但神又是生命活动的点睛之笔。没有神,再有精气,也是残躯败体。

没有神,再有精气,也是残躯败体

因此,养生除了养精气,更要养神。三者互为一体,精气不足则神弱,神动荡不宁则精气耗散。养神,一方面先要养好精气。目前许多养生爱好者存在一个误区,即饮食、运动不足,而终日打坐。

他们希望通过打坐来宁心静神。但要知道,饮食运动不足,则气血化生乏力,再怎么静坐,都是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故适度运动、饮食调补,是为基础。

养神的另一个注意点在于,“培养养神的意识”。这话虽然看着挺虚,但却是一句大实话。现在大家都有健康意识,会注意去锻炼形体,进食一些滋补品,但是所有养生行为,都偏于对形体的调整,而忽略对精神方面的调养。

人们会去健身房,会去按摩馆,但是当心理状态不佳、情绪不良时,往往只会压抑,而缺乏合适的调整方法。用句大白话说,我们会去发掘自身的“high点”,却不曾去寻找自己的“静点”。

不巧的是,现代社会压力大,人们的情绪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我们太需要让自己平心静气下来,却在这方面不知所措。因此,特地培养自己的“养神意识”,关注心理健康,学会正确、理性、细致面对情绪,而不是一味的压抑,是养神的第一步。

若宝惜精气而不知存神,是茹其华而亡其根矣

故而《养生三要》中说“若宝惜精气而不知存神,是茹其华而亡其根矣。”至于具体养神之法,书中认为以“存神”为主:静坐之时,即将意念集中在一个地方(如某个特定穴位),慢慢使杂念减少,心神凝聚,平静安宁,以养精神。

穴位的选择,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眉间、上颚、心中、肚脐上下、下丹田、命门穴、泥丸宫等处,分别有清心火、沟通任督、养神摄念、固肾敛精之功。

但是,静坐导引,毕竟有气功成分在内,若心思不宁或性急冒进者,自行操作不当,反易生病。因此我们主张不如采用“观呼吸”法,按照“养气”部分所说的呼吸法。

在呼吸的时候,似有似无地把意念集中在肚脐,默数呼吸次数。呼吸轻柔,似有似无,意念也要若守若离,不用苛求一念不生,做到“绵绵若存”的状态,如此虽没有导气搬运周天的作用,但慢慢也能让心神平静下来。

绵绵若存

练习之时,建议每日选择固定时间,可以是晚上诸事结束之后、就寝之前练习,固定时间有助于养成习惯。等养成习惯之后,每日睡前可以让自己的心绪平复下来,让自己的内心彻底放松,则可释放压力、清空身心,对健康是大有益处。

总之,一切养生方法,无不是为了养精、气、神这三者。而精当聚而不散,气当和顺充盈,神当安定灵光。从这个角度出发看待当今流行的养生方法,则有提纲挈领、豁然开朗之感。合适的不妨取用,不需要的不必盲从,总以守住此人生三宝为要。

(编辑:柯恩)?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吕方舟,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标签:
相关文章
三要达道论
道医养生笔记丨处暑:阴阳寒热始交替,应时收敛祛燥邪
道医养生笔记丨大暑酷热猛于虎,严防湿邪避风寒
道医养生笔记丨三伏贴:三伏酷暑中的治病良方
道医养生笔记丨立秋:暑去凉来,健脾养胃祛湿热
道医养生笔记丨夏季养生是一场西瓜和姜枣茶的战争
道医养生笔记丨睡眠及如何睡好觉是怎么回事?
道医养生笔记丨谁偷走了我们的气血?
道医养生笔记丨秋分时节风露寒,养阴补虚调脾胃
道医养生笔记丨寒露:白露垂珠滴秋月,顾护肺气防过敏
道医养生笔记:源远流长的五禽戏
道医养生笔记丨立冬:细雨生寒未有霜,勿忘御寒防冻伤
道医养生笔记丨小雪时节话寒邪
道医养生笔记丨大雪:保暖防寒湿,瑞雪兆丰年
道医养生笔记丨立春:五行之气 往者过 来者续
道医养生笔记丨腊八 五谷粥谢一岁安 自此冬闲转冬忙
道医养生笔记丨小满:恭喜你的身体将获得新一年的能量
道医养生笔记丨雨水 做不到这三点不要说你会运动
道医养生笔记丨天有雨水人有汗 汗出养生细细谈
道医养生笔记丨立夏养生:神气始发越,万物渐隆盛
全部评论
热门文章
巨蟹男和巨蟹女配还是摩羯女
2025-09-11
龙年缺水的男孩名字 龙年缺水的女孩名字大全
2025-08-31
五行属木的女孩名字的字有哪些 五行属于土金女孩名字有哪些
2025-09-05
星座命理测算免费
2025-09-05
王姓四字名字大全女孩罕见 王姓四字女孩名字大全集
2025-09-06
推荐文章
民间最有效的招财方法
2025-01-13
梦到被坏人盯上是什么意思?梦到被跟踪了
2025-02-01
被同事骚扰怎么办 学会这三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减少被骚扰的几率
2025-01-04
大连适合什么
2025-01-17
鞋财入库什么意思
2025-01-25
算命的说破财消灾什么意思
2025-01-26
夫妻生肖相克相冲
2025-01-25
生命树指的是什么?
2025-01-31
起名带有木字女孩
2025-02-02
门口有电杆怎么办风水
2025-01-28
标签云
迪肯风水头条 孕知网 亿洋易学 道情家园 曲大夫助孕 肆伍易学网 天慧星座网 巧农网 玖爱星座网 七七爱生活网 风水小六 星座爱 我好孕网 风水人家 孕好网 历史时间网 伍贰易学网 助好孕 糗百网 来福网 风水388 南汇助孕网 叮当历史 巴巴百科 就识趣 速配精选网 道法网 看测运势网 星座袋 包天龙运势网 涛达理财网 古文头条 好孕堂 易学新知网
© Copyright 九六易学网   沪ICP备2024073332号-9